【名鉴】201406

《离婚》 一半诗意,一半恍惚
《声梦奇遇》找回童年的八音盒
艺术家眼中的自然 “花花世界——何多苓、肖克刚、陈蔚作品展”
《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拒绝遗忘和重估价值

舞台

《离婚》 一半诗意,一半恍惚

从前一直以为,排演老舍的作品是北京人艺的专利,但是这个认知自从看了明戏坊的《我这一辈子》之后,就被彻底打破了。除了《我这一辈子》,明戏坊在这两三年里还排演了老舍的《猫城记》,以及《离婚》。

《离婚》是老舍在1933年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次改编成小剧场话剧,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不小的改动,但所讲述的依然还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里小科员的故事。通过几个小人物的生活与思考,展现的是那个时代老北平的生活风俗画。所谓离婚,是讲述在那个刚刚开始步入现代社会的京城小科员们,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小知识分子们,在打开国门后,其传统的伦理观念和行为方式受到了外来思想的冲击,开始想要挣脱那些传统的牢笼寻求诗意的爱情,但又瞻前顾后,有些害怕,于是就恍惚了—就像本剧的主人公老李那样。

话剧版《离婚》将原著中众多人物化繁为简,集中在三个主要人物与若干配角身上。两位主要演员几乎担纲了全部的角色,其中主角老李作为中心人物,更是由舞台上两位演员共同扮演,所以在老李独自思考的时候,舞台上的两位老李也就有了对话。除了老李外,另外两位主角老张和小赵也一样个性鲜明,三个人分别代表着那个社会下三种不同的处世态度,有的人恍惚,有的人不恍惚,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和故事,调侃了那个时代小知识分子的那么点幻想,以及大时代环境下对浪漫生活的意淫。

面朝着平淡、平凡、平乏的生活,但凡有那么点想法的人,都有那么些恍惚,想要追求点诗意。老李嫌弃自己乡下进城的老婆孩子,感觉他们让自己在同事朋友面前抬不起头,而内心的小算盘又想着出轨,渴望寻求诗意,所以想着离婚。可生活又哪里有那么多诗意,无论怎样,谁不还是那么照样生活下去了么。说是离婚,但到最后也没有一个人离婚,“凑合着过”才是大家一致的价值观。

京味儿是老舍作品最重要的标签,也是改编老舍作品主要的评断标准之一,在这个老北平三十年代的背景下,每一个角色嘴上跑的都是一口标准的京片子,两位演员将十多个角色处理得形象鲜活,外加幕间那几段十足北京味儿的中阮和三弦儿演奏,也将观众活生生拉回到旧社会的北平城里,展现出一番别样的诗意,让人回味。

看完演出走出剧场,回到现实社会,想到当下这个时代,有些人为了买房子结婚、为了孩子的教育而离婚,突然间就开始怀念起戏里那个为了想出轨而离婚的时代。

 

电影

《声梦奇遇》找回童年的八音盒

导演:西维亚·乔迈
主演:纪尧姆·谷伊/安乐妮/伯纳蒂特·拉方特/海伦·文森特

《声梦奇遇》是部好看的片子,如果你觉得“好看”是个很宽泛的形容词,那么,它跟西维亚·乔迈的其他作品一样,还非常好听。这个导演有一股与生俱来的灵气,同时还有脱胎自巴黎的浪漫与灵动。

尽管初听陌生,但西维亚·乔迈是个大有来头的导演。他的电影产量极少,仅有一部动画短片和两部动画长片,此外还有《巴黎,我爱你》里面一段五分钟的小短片。乔迈的作品一般不依赖对白,甚至还缺少对白,他深受默片风格以及哑剧表演的影响,强调形体语言,活用肢体表演。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作品风格,包括不同寻常的动画形式以及鲜明出众的腔调味道,他在法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里面都可以称得上自成一家。

作为乔迈的第一部真人剧情长片,《声梦奇遇》依然是以音乐制胜。最重要的是,这个导演依然保留有一颗真挚的赤子之心。如同乔迈的其他作品,《声梦奇遇》绝不会触犯到观众,更不会让观众看到黑暗与丑恶(除了主人公的噩梦),它像阳光和晨露,像雨水拨动着心弦,试图去感染观众的灵魂。

如同不少电影所触及的心灵题材,《声梦奇遇》的主人公保罗有成长阴影。他在年幼时失去双亲,无法开口说话。电影讲述的是保罗如何处理和面对不快的记忆,恢复正常生活,他需要被引导、释放以及成全。有趣的是,充当心灵治疗者的老太叫普鲁斯特,这似乎也让《声梦奇遇》往意识流的道路上靠拢,同时令电影的文本更加丰富。

《声梦奇遇》从开场就制造了梦幻到清醒的过程,之后在清醒、无意识和主观幻觉中切换,以虹膜镜头(Iris,婴儿主观视角)带出了保罗的六段个人记忆。这些章节的色彩浓艳华丽,气氛活泼,杂糅了默片、动画、歌舞以及童话等不同的形式风格,载歌载舞,首尾呼应,相当出彩。特别是父母两人在台上摔角打斗,父亲一开始用暴力压制着母亲,最终,母亲却用探戈舞步和深情的长吻战胜了摔角手,表现手法颇为新颖。

电影的另一看点是音乐(它拿下了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对声音(尤其是画外音)的运用极为出色。有人将其形容为童年的八音盒,清澈动听,一点也不复杂,勾起无限的美好回忆。片中既有较为常规的钢琴演奏,也有众人跳华尔兹。片中还运用了近年来悄然流行的尤克丽丽(ukulele),清新可爱。法国电影少不了的手风琴伴奏,舶自中国的二胡,混合使用,令这部电影具有了国际化的情调。如果仔细听听,片尾曲里面还有中文演唱(以及一个沙滩上的彩蛋)。

此外,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法国以外的元素,包括保罗每次陷入幻觉回忆,他都要饮上一杯印度的药草茶,至于那个布满蔬菜绿植的房间,更是大打东方情调牌。不太恰当的打个比喻,这是内敛版的《天使爱美丽》。

不过,动画片和真人片毕竟是截然不同的创作形式。动画片里面能够实现的无敌技巧,放到真人电影里,往往要受到不小拘限。在《声梦奇遇》,乔迈加入了许多熟稔的动画手法,譬如主人公频繁的眼睛和瞳孔特写,青蛙乐队以及神叨叨的配角们。导演时常脱线的思路,在动画片里面可能相当出彩,因为那些手法处在一个不现实的情境之下。放置于真人片,总让《声梦奇遇》显得有些跳跃,影响了观感。显然,想拍好不说话的主人公(更何况电影还说了很多话),比不说话的动画片要难多了。

作为一部极其主观和个人化的片子,《声梦奇遇》恐怕无法带来好莱坞电影的常规叙事,更无法用一环套一环的冲突来满足观众的期待。但如果这部电影是你的那杯茶,那么乔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老电影的借鉴致敬,乃至于充满他个人风格的双生姑妈等等,都会给你带来足够的惊喜。

 

展览

艺术家眼中的自然 “花花世界——何多苓、肖克刚、陈蔚作品展”

时间:2014年5月10日至7月6日
地点:广州扉艺廊

广州东山,电车总站背后的深蓝色大厦,“花花世界”包围了大厦里一个名为扉艺廊的艺术空间。“花花世界”是“艺术家眼中的自然”系列学术研究项目的第一个展览,展出何多苓、肖克刚、陈蔚三位艺术家眼中的自然。策展人管郁达与扉艺廊合作,希望通过研究艺术家与自然的关系,探讨自然在当代艺术的作用。

展览现场,洁白的墙壁挂满与花花草草相关的作品,展厅一下子成为自然的乐园。何多苓的《杂花写生》,一朵红花在满城绿叶的衬托下,尤为婀娜多姿。肖克刚的《花》,生机勃勃,肆意张扬地绽放,但同时也让人惋惜绽放背后生命的消逝。艺术家用艺术呈现自然,而观众一路看花,亦真亦幻,渐入佳境。

草木鸟兽的世界,自古就是文人画师学士笔下的常客。它们远比铁马金戈、攻城略地和宫闱粉艳、党争权斗的世界,久远深广、丰富诡异。《诗经》就曾提到要“多识草木鸟兽鱼虫之名”。十八世纪,也有日本人冈元凤的《毛诗品物图考》、晋人嵇含编撰的《南方草木状》、唐代刘恂专述岭南异物异事的《岭表录异》。一部中国文人画史,少不了“草木鸟兽鱼虫”,花草翎毛、松竹梅兰还有菊,营造一个深远的自然世界,为文人观物与意淫。

描绘自然,不只是中国画家的专利。17世纪荷兰画家维米尔他们笔下的花果蔬菜、花园乡村,仿佛神迹。及至印象派,塞尚、梵高、莫奈、修拉这些巨匠,令人惊奇地重新“发现”了自然。所以,莫奈观看了睡莲,梵高观看了向日葵,我们“观看”了莫奈、梵高的绘画。这种视觉观看方式的转移,就像塞尚对他老家普罗旺斯的埃克斯那座平淡无奇的圣维克多山反反复复的凝视一样。我们欣赏艺术家对自然的发现,或许会改变我们认识西方现代艺术的路径。

在这个名为“花花世界”的展览中,无论是何多苓绘画中所表现的文人画般的闲适野逸和日常诗意;还是肖克刚绘画中野性的激情表现与身体书写;甚至是陈蔚装置作品中可以触碰的具有某种哥特式阴郁的形而上追问,都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中最具个体意识的“自然观”。

何多苓这些年的绘画好像重新回到了“写生”。2010年开始,何多苓开始尝试真正文人化的融合与表达:将中国水墨画的手法成功地转换到作品中,具有写意的韵味,又有当代语境。但他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将自己的观看收拢于自己位于成都蓝顶工作室的“花园”,一个自己营造的、纯属私人的园子。

策展人鲁明军评价何多苓的作品,单从画面看,不难体会到他对书写的自觉,“与其说他是画家,不如说他是个诗人,从他早年的《春风已经苏醒》 、 《青春》到今天的《杂花写生》,画面中的文学性、抒情性或者说诗性,特别是画面所透露的孤寂、脆弱、敏感、忧郁、伤怀、神秘的情绪和气质几乎贯穿了他三十余年的言路和心路。”

如果何多苓之前的人像作品是对那个激情年代的青春书写,如今的杂花系列更像一种忧郁的媒体,传达着那个年代的回响。

 

阅读

《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拒绝遗忘和重估价值

作者: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译者:李里峰 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2月

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他的著作《历史》的开头写到,他之所以要写这么一部著作目的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遗忘,使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失去光彩。

英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花费三十多年写就的近两千页的现代世界史《年代四部曲》也可以称得上这么一座高大的史学纪念碑。不过,这套著作记载的并非全是人类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更多是人类重复所犯的错误及其留下的血腥教训。而且霍布斯鲍姆认为这些才是现代人更应该拒绝遗忘的历史遗产。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1917—2012)是英国著名的西马史学大师,大学时加入英国共产党,虽然身份问题给他的职业制造过不少麻烦,但他一直守护并不断修正自己的理想,从未退党。他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共产党宣言》推崇备至,毕生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史学观来讲述历史,即从政治和经济的内在关系来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因而在《年代四部曲》的开头,他就把十八世纪先后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看成是一个整体,并名之为“双元革命”。

实际上,也正是在这个双元革命之后,世界才逐渐结为一体,而记述这之后的历史才真正称得上世界史—之前最多只能算多线平行的地区史。当然,阅读这位如此睿智的西马史学家,人们除了对他庞大的世界史视角感兴趣之外,还会研究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而这最好把他的历史观和政治经济观分开来看。

在历史观方面,霍布斯鲍姆与马克思保持一致,对于那些从宏观的角度看更趋于客观的历史现象,他能精辟地演算出其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对那些更受个人意志影响更具主观性的历史事件,他则从深邃的人性角度尽力破解。也就是说他所著的历史绝不仅仅是记录或深度追踪那种新闻式非虚构写作文本,而是条分缕析,深思熟虑的学术论文。而且他执意要把书写给大众,其散文风格就像另一位写过《战后欧洲史》的著名史学家托尼·朱特所说,“完全没有爱挑剔的理论化和某些年轻的英国同道身上那种夸张做作的理论自恋,文体干净利落、明白易懂”(《重估价值》)。

在政治和经济观方面,他主张混合式经济,对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自由主义没有好感,尽量避免提到他们,但又忍不住提醒那些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复兴的哈耶克信徒别忘了回头看看自由主义经济在大萧条时期曾经遭遇的挫折。他说:“这种奇特的健忘现象正好证实并提醒大家历史的一项重要功能唯有史学家,才是专业的历史社会记忆人,替大家记住那些恨不得统统忘掉的憾事。”

也许正因为对历史性往复循环过程认识得那么深刻,所以他对前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持保留意见,对公有制和政治集权仍抱有部分同情。也基于此点,一直主张“重估价值”对西欧亲苏的知识分子进行彻底清算的托尼·朱特在《重估价值》一书里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拿他没有退党的事大做文章。把他说成是一个“浪漫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死硬地认为斯大林制造的苦难应由其抵偿等等。

当然,如此非黑即白地重估这一位睿智的哲人是困难的。一个卓越的历史学家和历史一样,就像镜子,重估他也是在重估自己的价值。因而,最后要指出来的是,由于霍布斯鲍姆认为儒家文化的骨干系统和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有很多相似之处,他把新中国的建立看作是对盛唐的复兴,因此霍布斯鲍姆正在变成中国主流知识分子重估价值的一根准绳。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