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跟着内地走,一边主宰自己的命运”访香港九龙仓集团副主席周安桥

香港九龙仓集团副主席周安桥(本报资料图)

如果要历数中国拥有独立传承,并能在世界拥有一席之地的“百年企业”,可能香港会为此添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历经历史风雨洗礼,无论战乱与和平、无论何种社会制度都能屹立不倒,它的商业逻辑、处世之道自然有其可取之道。

刚刚过去的7月,香港是新闻大热。诸如产业空心化、李嘉诚撤资疑云、内地与香港之间的龃龉、“占中”与“反占中”、外企(包括港企)在内地的生存不易……旧的、新的都会被拿出来翻炒一番。那么,一家百年企业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也许就是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

这一次,南方周末采访的是九龙仓集团副主席周安桥先生。

“是生意来不及做,不是没事做”

南方周末:数据显示,制造业不足10%,服务业的比例几乎90%,不少香港人对此有担心,你觉得这对香港的经济有什么样不好的影响吗?

周安桥:由于内地的发展,香港的确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很早以前,香港和内地隔绝,许多方面要自给自足。现在,香港的定位变成了为13亿人服务,像种粮食、搞制造就不需要再自己做,与之相关的中小企业基本都没有了,也就是所谓的空心化。但今天的情况是光做服务都做不过来。最近一二十年,开餐厅的明显多起来了,现在来香港的游客5000万,20年前才几百万;再比如IT相关产业多了很多。香港作为一个有活力之都,企业容易长大,也容易淘汰,还是这个规律。

来往多了,难免有矛盾,现在香港比较常见的抱怨是来的人太多了。事实上,香港从政府到企业都在检讨这个问题,是要限制人进来,还是继续让人进来。10年前开放自由行的时候,觉得至多来一两千万人,多多益善。但现在足足5000万,地铁、巴士、酒店、餐饮……各种问题都出来了。如果当初能想到这个局面,是不是就可以做好一点呢?对香港来说,问题可能是,700万香港人能不能提供高质量服务。

这个事情,好在今天发生了,还有时间。

今天的香港,是生意来不及做,不是没事做。

南方周末:香港还有哪些比较优势?

周安桥:香港能提供最优质金融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的平台,这方面不亚于纽约、伦敦。其服务不仅面向香港居民、企业,而且覆盖全球范围,尤其是亚太地区。中国内地及亚太地区主要大城市正在蓬勃发展,满足它们对于成熟专业服务的高端需求,当然是香港。至于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以及丰富的现代管理经验也不是能轻易被替代的。

“内地市场是需要去适应的市场”

南方周末:前一阵子,关于李嘉诚先生从内地撤资的议论很多,内地房地产不像以往那么好做,九龙仓曾有过撤退的想法吗?

周安桥:李先生撤不撤资,你们现在比我们权威。

九龙仓跟李先生不一样,香港和内地是我们97%的主战场。从2013 年下半年开始,九龙仓投的地就比较少,主要是因为内地对房地产政策的宏观调控,这些调控本身确实对市场有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内地的房地产不容易做。

内地住宅市场的“政策市”特征非常明显。对香港企业来说,内地市场是要去适应的市场,要花脑筋去应对。这方面,本地公司会自如一点。每年地产企业排名,香港公司都在十名开外。当然,九龙仓会有自己的特长,比如说做一些城市综合体,招商能力、管理能力这些软实力出来了,内地企业还是有距离。

南方周末:说到软实力,香港很多年都位居全球最具竞争力城市的前列,你觉得香港的核心竞争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安桥: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高度国际化的经济体系,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政府基本不干预,成熟的资本市场与金融环境,还有勤恳工作又遵纪守法的民众,还有多年来稳定的社会环境……当然,香港与内地经济的融合度也是国际上任何其他城市都无法比的。

软实力的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坚持下来,把它当做(人必需的)空气一样就不容易了。九龙仓认同“诚”,我们在香港如此,在内地也会如此。

其实,投资者到了香港,如果他们觉得香港社会也好,人也好,具有了一些基本的东西,这就是核心竞争力了,不然的话每样事情都要去正反两面,一百样事情有一百个正反,那很纠结。

南方周末:我们知道内地的商业环境还不尽完善,比如,有些内地人甚至认同“无商不奸”,坚持在内地投资做企业怎么避免纠结?

周安桥:“无商不奸”代表了中国古代重儒轻商的社会风气和中国社会传统上对商人的偏见,其实在中国古代,成为大商人也必须是有很好的道德观念与知识修养。而在西方,良好的信用记录可能是成为工商精英的第一要素。

商业诚信更重要的是来自企业的内心,不管商业环境如何,按照自己的内心做事。

当然也要努力去适应。九龙仓投资内地几十年,过去,我们习惯了每样东西要批、要申请,我们成立了中国组,按内地的习惯做事。现在,李克强强调,要把不需要政府批的抛掉。我觉得,现在中国组的阳光快要出来了。

“七百万人口的香港,还是太小了。”

南方周末:从1997年至今,很多学者、专家设想了回归后的香港与内地融合的种种景象。从一个香港企业家的角度来说,哪些领域的融合对香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周安桥:陆港融合差不多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了。从前,香港是内地联系世界的中转站,现在我们希望有一些能够落地在香港,不要只是转一圈就走了。

香港作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和亚太地区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在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还有越来越多的香港企业正在内地扎根,带去香港领先的管理经验、技术、商业文化,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居民消费能力也在给香港培育出更多的商业机会,以上种种因素,都会增进香港与内地的融合。

相对而言,香港经济开放的时间比内地更早,与国际经济体系接轨的程度也更深,因此在商业文化、商业规范、金融制度、管理体系上有很多积累与经验,这些方面如果与内地有更好的融合,对于两地未来的经济融合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方周末:对内地给香港带来的“机会”,香港人也会有害怕、担心,如何理解这种担心?

周安桥:我觉得企业界里面主要是喜欢的比较多。为什么全世界很多人羡慕香港呢,就是因为有内地这么大的经济体在旁边。

当然香港与内地没有语言上、感情上的隔阂。而在行政、法律上,又有相对独立性,如果一下子一样了,香港变成深圳,那就难了。

对内地来讲,700万人口的香港,还真是太小了,香港再大一点就好了。所以现在我们有些方面也在讨论,是不是应该放开一些人口的限制。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