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言无忌】陶杰专栏 “杂货店主”的实用主义

英国导演戴维连的经典《桂河桥》 ,是解读实用主义(Pragmatism)的最佳入门课本。

桂河桥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一群英国战俘,被迫为日军修桥,最后把桥炸掉的故事。桂河桥的主角,由亚历坚尼斯演的英国军官尼高逊,在一般的观众看来,像是一个“两面派”,他面对日本敌军,分不清他到底是主张“投降“,还是坚决划清界线,以死抗争,这是对人性过于简单理解的粗陋。

电影里的英国军官,从一开始已经表明立场:日军虐待战俘,行为野蛮,他从心底里蔑视日军,但为了活命,加上保住其他同袍,他可以跟日军合作,甚至为对方的利益服务——实际上,造桥的工事,也可以提升英国战俘的士气,双方一度甚至并肩修桥,似乎“化敌为友”。但是绝不,到了最后关键时刻,他照样可以亲手把桥炸毁。

这个英国军官的角色,冷静、精明,面对敌军,他保持一副冷漠超然的态度,中国文化里很少这样的人物,只知“士可杀不可辱”,英国军官遭到日军毒打,但他没有因为自己受辱寻短见,他有身为军官的责任,如何尽量保住所有军士的性命,比他自己的荣辱重要。

拿破仑曾经嘲笑英国是一个“杂货店主的国家”,杂货店主的性格,低处是斤斤计较,量入以出,没有宏图远见,但大而化之,面对政局与时代的变化,也可以是审慎、保守,不抛浪头,精于盘算自己的利益,如何行事最为有利,达到目的,可以想办法妥协。

在晚清以前,中国文化没有“妥协“的概念。传统以来,中国人崇尚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君主行“仁政“,臣下“忠君爱国“,都是很虚空的大道理,到底要怎样做,知道的人很少,尤其对于底层社会的文盲大众,更加是空中楼阁。中国的士大夫,受“道德紧箍咒“的长期约束,在皇朝发生危机的时候,他们很少有办法,而有“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宿命。

但中国历史上,凡是主张实用的人物,如果能够出头,必定历史名声败坏,譬如曹操。但许多粗野的农民莽夫,却可以凭一两句空泛的口号得天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均田免粮“、“拜上帝,除昏君”、“均贫富、均田地”,这种虚空的理想,不止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贩卖成功,结果有没有实现过呢?

晚清的“洋务派”,是中国政治上少有主张实用主义的一派政治家。但无论是读过圣贤书的士大夫,还是目不识丁的草民,还是日后的革命党,都唾弃这些“假洋鬼子”、“欺师灭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恭亲王被嘲“鬼子六”,李鸿章之“汉奸”,郭嵩焘之“洋奴”,包括日后五四“爱国“运动当中,被学生揪出来暴打的北洋官员。

与“保守“(Conservative)一样,“实用“(Pragmatic)一入中文,就不免小家,而且含有贬义的标签,中国社会其实崇尚激进,反对保守,因为中国精致文化的阶层,与社会底层不但脱离,更是阶级敌人。

圆明园被焚,宫廷的小吏与郊野的民众趁机大肆抢掠;北京的城墙城门被拆,新中国的“老百姓“也普遍拍手叫好。不可以要求他们懂得“保守“,也不可以跟他们谈“实用主义”,在他们的世界里,实用是柴米油盐,是凑和过日子,是娶妻要求好生养。

 

【作者简介】

陶杰 香港畅销专栏作家及传媒工作者,新穗诗社社员,有“香江第一才子”之称。自述:哪里有自由,哪里有品位,哪里就是我的家。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