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首先是一种文化

如今,与马相关的再不是战争与交通,而是文化与赛事。除了英国、法国之外,目前,世界上开展赛马运动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还有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和澳门。

如今,与马相关的再不是战争与交通,而是文化与赛事。除了英国、法国之外,目前,世界上开展赛马运动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还有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和澳门。

 

(从2002年以后,香港慢慢登上了国际赛马行业的舞台。每年12月举行的香港国际赛事现已增加至四项——香港杯、香港一哩锦标、香港短途锦标及香港瓶,参赛国家亦扩展至欧美等赛马大国。)

历史学家怀特撰写的《中世纪技术与社会变革》激发了众多读者的想象力,书中说,想要弄懂西方历史的进程,真正重要的发明不是火药或者印刷机,而是马镫。马镫问世前,手持武器的骑手会从马背上掉下来,而双脚套上马镫后就可以稳坐在马背,于是出现了长矛。伴随着长矛的问世,又衍生了突击战等军事战术,一小股骑兵即可打败步兵部队。法国人马特认识到了这一点,建立了一支精锐骑兵部队,骑士——作为拥有土地的封建阶层就这样诞生了。如之后的历史所示,新的军事精英阶层进而孕育了封建主义。所以怀特的结论是:“一切发明中,马镫的发明是最简单的,而它对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却无与伦比。”除此之外,马料也同样重要,在他看来,没有马料稻草,马匹无法过冬,人类的文明就无法从温带向北欧等冬季漫长的区域发展了。

这一有趣的推理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英国历史评论》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史》分别在1970年刊登了两篇文章,怀疑怀特提到的战役结果是否因骑兵突击战术受到很大影响,交战双方是否有马镫,法兰克人是否有过骑兵等等。无论如何,马匹作为当时最便捷的“座驾”,其作用不无裨益。如今,与马相关的再不是战争与交通,而是文化与赛事。

赛马文化起源于英国。1174年,伦敦马市上首次出现比较正式的赛马活动。13世纪左右,欧洲大陆刮起了赛马热,随着贸易格局的调整,赛马和英语一样扎根在了殖民的国家和地区。就像亚述国王喜爱的双轮马战车,赛马也一直受贵族们的青睐。英国皇室是英国赛马和育马最大的庇护人,重大赛马活动的颁奖者多是皇室成员。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就是狂热的马迷,在其政治身份之外,他还是格拉斯一家专业杂志的赛马评论人。

在法国,赛马文化同样有影响力。全法首场赛马运动在1776年举行,时值法国大革命前夕,当时动荡的社会对赛马提不起兴趣。19世纪初,拿破仑主张推行赛马运动,加之不久后的法英贵族联合推行,法国成立了第一家赛马协会——巴黎近郊尚蒂伊赛马训练基地(如今仍是全法赛马中心)。自此,赛马逐渐成为王室贵族聚会场所。1863年,拿破仑三世设立了赛马“巴黎大奖”,再为赛马运动推波助澜,它逐步演变为今天的法国凯旋门大奖。赛马运动由贵族阶层逐渐影响了百姓的生活趣味。1870年,巴黎实业家奥莱发明了赌马彩票,很快便成为世界流行的赛马博彩方式,至今在法国和全世界流行不衰。然而,对于爱马的人来说,赛马本身首先是一种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赛马场会员卡的背面都印有dress code:入场者须着礼服,否则门卫有权拒绝让其进入。所以,女士们怎么会错过这个争奇斗艳的机会呢?《新青年》曾报道的《巴黎之赛马》这样描述:“五六两月。为巴黎赛马之期。附郭诸马场。届时陆续开赛。因是城中景况。较之平常季节。骤呈盛观。……整备新妆之贵妇人。亦于是日毕集。互竞妍丽。以定最终之胜负。次日满城报纸。必详记其实情。巴黎妇女装束。岁有变迁。实以是为其枢纽也。”英国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Royal Ascot)素有“全世界最豪华、最奢侈赛事”之名,女士们的穿着符合淑女的规范,例如裙子不得无肩,不得露腰腹。服装上的种种束缚豁免了帽子选取的自由。如此一来,赛马场上吸引眼球的除了头马就是标新立异的女士礼帽了。

除了英国、法国之外,目前,世界上开展赛马运动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还有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和澳门。香港的赛马运动始于 1841 年。当时,英国人刚抵达就开始疏通清理港岛北岸一片疟疾为患的沼泽,随后开发成马场。自此,马场运作至今,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暂停了数年。

1884 年,香港赛马会成立,如今已经130周年。初期每年在农历新年期间举办一次赛马,马会只负责主办赛马活动,投注业务则由私人会所经营,马会仅从中抽取佣金。“1971年是转折的一年,马会由业余转为职业赛马机构。1973 年,香港政府批准马会开办场外投注服务,以解决非法外围投注问题。”香港赛马会赛马事务执行总监利达贤表示,“香港赛马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起初,我们主办的赛马还是本地性质的比赛。1988年在香港首项国际赛事香港邀请杯上,6匹本地良驹与来自星马的6匹佳驷竞技。从2002年以后,香港慢慢登上了国际赛马行业的舞台。每年12月举行的香港国际赛事现已增加至四项——香港杯、香港一哩锦标、香港短途锦标及香港瓶,参赛国家亦扩展至欧美等赛马大国。”

2000年,为了将香港赛事提升到国际水平,马会试图用极富吸引力的奖金将优质的马种引进香港,初见成效。然而,如今马主在海外选购马匹时面临的汇率的影响,使价格提升了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再次调整奖金额度后,平均每场奖金额度为130万港币,这让香港成为全球赛马奖金最高的地区。“在没有育马业的支持下,香港只有约1200匹现役马匹。全球马匹的总成绩表‘浪琴表世界马匹年终排名’上我们有21匹赛马上榜。虽然马匹数量和赛马大国比有些差距,但以上榜马匹来说,与另一赛马大国法国并列第5位,成绩略逊于美国、日本、澳洲及英国。”利达贤说。

现役的竞赛马匹饲养于沙田马房,约840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包括助理练马师、策骑员以及检疫员等合力确保所有马匹保持最佳的状态。由于香港寸土寸金的地价,马房也是“高层公寓”,住在楼上的马匹需由斜径上楼,这也算是香港特色了。利达贤表示,“要提升赛马水平,翻新沙田的训练设施亦是重要一环。马会投资超过5亿港元,为已服务36年的马房增添包括节能设施在内的现代化设备;其中,6幢3层高马房的翻新工程已全部完成,而余下14幢两层高马房的相关工程也即将展开。”

基于配套的马匹检疫及马匹医院设施,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马术比赛的场地设在了香港沙田马场。马会的赛事化验所是香港唯一获得认可、能够对马匹进行药物检查的化验所,也是亚洲区唯一获国际马术运动联合会(前国际马术联盟)指定的复查参考化验所。除此之外,香港赛马会一直在培训专业赛马人才。“马会开办的赛马专业培训课程已超过40年,历届毕业学员中,众多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骑师、练马师等的专业人士,如Tony Cruz,曾经是香港6届的冠军骑师。”利达贤说。见习骑师课程内容涵盖骑术、马房管理、体能训练、财务管理以及传统学术科目,资历获得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认可。“全套课程需要3-4年的时间,其中表现出色而又合乎相关资格的见习骑师有海外受训的机会。目前,我们和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有合作项目。其间他们会跟随当地练马师深造骑术,并参与马房管理等工作。学员在海外会取得见习骑师牌照,并参与当地赛事,获取实战经验。不过参加这项课程的学员多是有相关经验的人,比如说马房助理、马夫等等。”

近年来,从见习骑师训练学校训练出来的骑师,不少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例如蔡明绍。2008年,他于港首次上阵即胜出头马,同季胜出43场头马,打破见习骑师单季胜出最多头马的纪录。2011年他胜出香港杯,成为香港赛马会培训出的,首位在港胜出国际一级赛事的骑师。另外,现任24位练马师当中,一部分的前身均为马会训练的骑师,继而晋身为练马师。“挂靴后的Tony Cruz成为了练马师,还赢得了两届冠军练马师的荣誉”,利达贤补充道。

通过赛事赞助,香港赛马会与很多国际品牌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如钟表品牌浪琴、爱彼,汽车品牌宝马以及服饰品牌Kent & Curwen等。“对赞助品牌而言,品牌可透过赛事令会员及来宾更深入认识其品牌及产品。浪琴表已第三年赞助香港国际赛事,它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马术及平地赛马运动的赞助商。香港国际赛事与浪琴表的国际化理念及优雅形象不谋而合。” 利达贤说,“对赛事而言,不同的品牌能为赛事注入不同的新元素及动力。增强了赛马日的吸引力,提升投注额及入场人次,活化了赛马行业。”

为了继承赛马文化的传统,每年马会都会举办“妇女银袋赛”。这项赛事在1846年首次举行,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赛事之一。参与“妇女银袋赛”的名门淑女均盛装出席,担任颁奖嘉宾的名媛为胜出马匹的马主、练马师及骑师颁发纯金金币作为奖励。慢慢的,此项传统已变成将包有一枚金币的银袋赠予作纪念。今年,在“莎莎妇女银袋赛”场下,女性间的时尚战争和百年前的法国一样,默默上演着。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