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枪,还是要命?

美国允许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又长期存在着深刻的种族问题,各类“弗格森”事件的根子,就在这里。

责任编辑:曹辛 助理编辑 刘雨桦

11月25日,在波特兰因“弗格森事件”引发的骚乱中,一位白人警察和一位黑人儿童紧紧相拥。 (Johnny Nguyen/图)

美国允许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又长期存在着深刻的种族问题,各类“弗格森”事件的根子,就在这里。

如果你刚到美国,对美国的社会文化不太熟悉,你可能会对这个故事感到惊讶:隋志远,一位在美国生活了5年的福建人,初到美国时因为超车后他试图从上衣口袋中掏出证件被怀疑取枪,而被美国警察用枪指着警告:不许动!双手摊开放在方向盘上。否则我可能开枪了!隋先生说,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以后,才会明显发现美国民众在面临警察的时候,双手的动作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相应的规范,包括手不能有任何使用或者取用武器的动作。

这种几乎就是标准的战场规范动作,一方面体现了枪支在美国的广泛拥有程度,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民众对警察在执法中使用“致命武器”正当性的质疑。

2014年8月9日,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的18岁黑人学生迈克尔·布朗被被一名警察连击数枪身亡。11月24日晚上,美国密苏里州大陪审团决定不起诉枪杀布朗的白人警察。决议公布的当天,美国有90个城市爆发骚乱,而三天后骚乱城市已超过170个,一个突发案例立即扩展为一场席卷全美并受到国际关注的“大事件”。

“这是一个偶发事件,但并不是一个特例,可以成为我们了解这个社会的缩影。说明长期的社会问题被积攒到一定程度,才会在一个偶发事件上爆发并蔓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