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深情

这个标题来自李泽厚的书《华夏美学》里的一个篇章。

80年代在大学读书期间,正是因为这样感性的文字,让我这个起初梦想做作家的学生转头去喜欢上了哲学、美学这些看起来很深奥的学问。

不过,那个时候,哲学、美学还是很时髦的学问。青葱男生在校园里行走,如果不夹本尼采、萨特、海德格尔的书;和女生聊天,如果不说几句“上帝死了”、“存在即虚无”、“诗意地栖居”之类的话,那简直就浅薄得不行。

李泽厚也是一定要挂在嘴边的,那是当老外的名字都说完了,一定要说一个中国哲学家名字的话,很勉强地把这个人带出来。然后,无奈地说一句:他的书凑合也能读一读吧。

我是因为从所谓浮浅的文学青年跨过来读他的书的,所以,远不敢这样谈论李泽厚。从《美的历程》开始看起,隐约知晓了“龙飞凤舞”是如何体现了中国美学的萌芽,青铜器皿上那些看起来神秘莫测的符号如何体现了先民对美的原初想象,理解了《诗经》的淳朴和《楚辞》的浪漫之美,想象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放浪形骸的士人生活,吟诵着盛唐之音,宋元词曲,在明清市井小说的闲情逸致中哀叹着帝国的末世。在李泽厚的笔下,美学俯瞰着艺术的诸多门类,又和王朝的起落,思想和潮流的变迁,天下苍生的苦乐等融汇在一起,是一门感性的激荡中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严谨说理的文字中体现着丰富精神感悟的学问。

以后读他的中国三大(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跟随他的笔触,像美的历程一样,游历中国传统文化的数千年长廊。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到仁者爱人的价值观,中庸之道的行为观,温柔敦厚的审美观以及由个人修为,外化到家庭、宗族、乡里乃至天下的社会、历史观。从先秦一直游历到民国,跌宕起伏,是一场精神和思想的盛宴,也是对自身的一次大解剖:理解了爷爷为什么在家族里有那么高的地位?父母为什么会这样处理邻里关系?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我们?最关键是审视自己,发现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观念,行为方式,原来是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某种称作思想的东西,像刻录机一样的,复制在我的血脉中了。

读完这些,再有机会去读他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让中国人有机会用相对通俗(实际上没有办法很通俗)的语言,解读哲学史上公认最晦涩难懂的书《纯粹理性批判》。也让我们从康德哲学晦涩语言下的严整逻辑出发,看到他内心激扬的对现实生活和世界的思考,进而看到李泽厚本人对中国及中国道路的思考。也会理解他为什么会喜欢康德,理解一个文人平静的书斋生活其实翻涌着澎湃的激情,这个激情关乎世界,关乎中国,关乎久远的历史以及现实的人生,更关乎每一人的内心,是对人的内在的、深情的关照——这就是美。

而我自己也由这本书出发,再去读康德,然后德国古典哲学、现代美学等等。个人早年的兴趣和梦想从文艺少年,转向了哲学青年。

以后离开校园,告别象牙塔,到南方寻活计,在金融业谋生,离哲学、美学是越来越远了。但李泽厚的名字跳到视野中的时候,总会让自己心中泛起年轻时的诸多波澜。

大约10年前,经济观察报的观察家年会在北京举行。通常财经、金融的话题那次却变成了李泽厚的演讲。这是第一次有机会近距离聆听他的讲演。经济民生、理性、建设性结合他的吃饭哲学、实践哲学,有他自己的精彩解读。虽然长年游历境外,隔着千山万水,但他对国内的情况非常了解,时尚的话题也颇知悉。

如今的李泽厚,快85岁高龄了。宽厚的仪容下依然是精进的思维,超然的心态下依然有深切的关照。他求真出发,向善而生,美在深情。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