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将成“欧洲阿富汗”?

对于美欧和俄罗斯而言,抓紧乌克兰的手都不可能放开。那片土地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短期内无解的困局,很有可能成为一个长期的溃疡。

责任编辑:姚忆江 助理编辑 刘雨桦 实习生 李思文

乌克兰的未来不会向更坏的方向发展,但却同样难以出现和平的转机。从2014年3月至今,那里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4800人,而眼下的局势还看不到休止的可能。 (CFP/图)

对于美欧和俄罗斯而言,抓紧乌克兰的手都不可能放开。那片土地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短期内无解的困局,很有可能成为一个长期的溃疡。

由于国内政治斗争激化,加之这场斗争触及西方与俄罗斯战略平衡的底线,乌克兰很可能成为“欧洲的阿富汗”,那将是自上世纪90年代巴尔干战争以来欧洲最惨烈的军事冲突。

“当大炮的引信已经点燃,无人能让它停止燃烧。”

今天的乌克兰,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尽管2014年9月5日达成的明斯克停火协议仍被世界舆论不断提及,而这无法阻止一出出平民鲜血淋淋的“意外”——2015年1月13日,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主要指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州)客车被火箭弹击中,并造成12名平民死伤;22日,顿涅茨克一处公交车站被炮弹击中,导致15名平民死伤。

“这场战争谁也不希望,但却不意味着战争不会发生。”俄罗斯战略评估中心主任科诺瓦廖夫说,战争的继续毋庸置疑,“基辅领导人希望通过战争来获得北约军事支持,乌东武装则希望拔除乌政府军深入其控制区的据点,以促成永久的独立状态”。

近来,在基辅经商的于凡心里总带着些复杂的情感,“没打仗的时候,1美金可以换8格里夫纳(乌克兰货币单位)。而现在的黑市里,1美金可以换到19格里夫纳。我在乌克兰吃火锅比在中国还便宜。”

乌克兰的未来可能就像是于凡心理的映射:不会向更坏的方向发展,但却同样难以出现和平的转机。多位乌克兰问题的研究者都将目前的局势称为“难解的困局”,“双方既不会使战火持续升温,但也不太可能马上熄火回到谈判桌上”。

交通线上的争夺

“从基辅到马里乌波尔的铁路还正常吗?”

“顿涅茨克的火车站还在上下客吗?”

从2015年1月中旬以来,英国一家报纸国际新闻记者科久林不断就这样一些问题询问身处乌克兰的朋友。在他看来,与乌克兰战事相关的消息,都隐藏在这些看似简单的“交通信息”之中。

翻开乌克兰地图,东部陆地交通的大动脉正是“倒L形”的“基辅-马里乌波尔”铁路(以下简称“基-马铁路”)。这条铁路维系着乌克兰政治中心与东南部第一大港的联系,而其一号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