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的“惊险一跃”

一家寂寂无名的中国公司,短短四年中,如何“机缘巧合”成为世界最大薄膜太阳能企业?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欧阳柳依

2015年3月3日,北京,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会后汉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一路奔跑躲避记者采访。 (CFP/图)

2015年2月18日,大年三十。在千家万户的鞭炮声中,香港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00566.HK,下称“汉能薄膜发电”)为投资者奉上一份“超级大礼包”。

上市公司当日公告显示,按照与母公司汉能控股新订立的三年期总供应协议,汉能控股母公司汉能集团在2015至2017年期间,每年从上市公司的采购上限约为128亿人民币。比2014年37.8亿元的年度采购上限上涨了339.3%。

尽管供应协议中的采购上限并不意味着最终的真实销售业绩,但这一高达300%以上的业绩增长预期依然令市场为之咋舌。在这一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前两个月涨幅已高达150%的公司股价,甚至没有经历回调便坚挺地站在了4.5元的高位之上。

就在送出这份“新年大礼”前不久,汉能薄膜发电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刚刚经历了一场与市场做空机构惊心动魄的对决。

2015年1月8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报道显示,有市场做空机构因“巨额押注该公司股价下跌”,可能损失逾3亿美元。而在此前,总部位于亚洲的里昂证券(CLSA)发布研究报告,对汉能股价过去6个月的大幅飙升提出质疑,认为公司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化”。

《金融时报》在此后连续发表的多篇报道中,也依据相关研究报告,对上市公司与母公司庞大的关联交易及前期过高的应收账款等财务信息提出质疑,但上市公司股价依然在质疑声中持续飙涨。

此后,《每日经济新闻》等多家媒体调查显示,一家名为BHP(BHP International Market Ltd。)的市场机构通过质押融资等方式,筹措了12亿股汉能薄膜发电股票并大举做空上市公司股价——而在数轮市场博弈之后,“弹尽粮绝”的BHP可能面临高达数亿美元的亏损。

就在这场多空博弈接近尾声之际,48岁的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向市场中潜在的做空对手发出了警告:“没读懂汉能的人,都(会)赔得很惨。”

实际上,李河君从跨入光伏领域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无数的“读不懂”。

在2013年首次以665亿元“身价”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四位之际,《福布斯》在其报道中描述了市场各方对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及其创始人”迅速崛起的怀疑:光伏同行质疑其数据是否可靠,太阳能薄膜领域的专家质疑其技术路线,舆论质疑其资金链可否持续。

而在他所进入的光伏领域,“不是疯子,就是骗子”成为了业界早期对他的“一致看法”。

时至今日,尽管李河君坚信上市公司1700多亿港元的市值“已经代表了市场的回答”,但是对于这一造就其首富地位的上市公司市值,究竟是一个短期“资本运作”奇迹,还是可持续成长的产业成功典范,依然争议不断。

3月5日,汉能薄膜发电股价以7.3港元收盘,总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

光伏布局

从1994年收购河源东江第一个电站,到2002年开始历时8年、累计投资高达二百多亿元的第一个百万千瓦级民营水电站——金安桥水电站的建设,李河君有着十余年的水电项目投资建设经历。

2006年,已身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李河君“意外”当选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这一“阴差阳错”的差事,令他得以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佳凝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