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污染防线上的“空手道”环评资质倒卖经

一个恶性循环就此形成,环评项目多被压低价格的无资质公司抢去,逼着有资质的环评单位只能出借资质。“如果不挂靠,养活自己都难。”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刘文慧 实习生 梁绮雅 杨思佳

环评行业的“资质挂靠”就如同皮影戏。表面上是环评机构完成了建设项目的环评工作,但背后实际上是有一双手在操控。 (CFP/图)

宁夏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盗用3家环评机构资质,完成了至少23个环评项目。有项目被打回重做,有项目被列入环保部重点黑名单。

举报者认为实是环评机构的违规“出借”资质。“拥有资质的机构以‘管理费’的名义收取30%到50%的分成;还有的则是‘零售’,每盖一个公章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

一个恶性循环就此形成,环评项目多被压低价格的无资质公司抢去,逼着有资质的环评单位只能出借资质。“如果不挂靠,养活自己都难。”

东窗事发无人答疑

一连5天,刘宏伟的两个手机号码始终处于关机状态或为空号,他以前的员工也无法联络上他。

2015年3月23日,当南方周末记者去到他的公司宁夏瑞博环保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瑞博)的办公室时,这里早已于一个月前被转租给了一家教育机构。

刘宏伟,根据公开资料,这个被描述为3家甲级资质环评机构的宁夏代理人,至少是23个环评项目联络人的公司老总,似乎凭空消失了。

环评(即环境影响评价),被称为规划及建设项目的第一道污染防线,是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对策。按规定,从事环评的机构必须拥有资质证书。

这可能肇始于一起一年多前的举报。2013年7月,民间环保NGO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重庆两江)投书至环保部,认为宁夏瑞博盗用3家环评机构的甲级资质开展业务。

最新的消息是,环保部核实,宁夏瑞博确存在盗用行为,责成宁夏环保厅处理。

但再无下文。3月24日,南方周末记者去到宁夏环保厅,相关负责人并未就此受访。而吊诡的是,原本应为“受害者”的3家环评机构,几乎都三缄其口。

据多名环评师透露,业内存在“资质挂靠”的沉疴,即无环评资质的企业借用资质在当地接单,有资质的环评机构负责盖章,两者利益均沾。不过,环保部的答复并未指出宁夏瑞博一案有此问题。

宁夏瑞博如此暗度陈仓,后遗症已然显现。

百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永固紫、苝系列颜料等化工产品生产项目,位于宁夏贺兰县暖泉工业开发园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