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开发平台的野心:海尔争夺智能家居行业标准

U+

在互联网经济大潮中,一切旧有的模式都丞待更新甚至是颠覆。U+智慧生活开放平台的推出,则将海尔集团带入了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前沿。

U+,目标是将多种服务入口统一整合在一个平台上,以实现单一服务到智慧服务的转变。在这一开放平台的构建下,洗护、用水、空气、美食、健康、安全和娱乐七大智慧生态圈都尽括其中。

在海尔集团副主席梁海山来看,“通过U+智慧生活平台,实现了创客和用户交互,贯彻到产品设计、开发、制造、物流配送等等环节。全流程都来到这个平台上,为用户提供全流程体验。”在近日举行的家博会上,依托U+平台的支撑,海尔还发布了全套智慧厨房产品。这套智慧厨房,不仅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厨房概念,实现了厨电的真正“触网”,互联了产品与产品、产品与用户。

U+平台包括了互联互通平台、业务数据中心云平台、大数据平台以及相关资源内容。通过开放的物联模块,软件中间件和云平台服务接口得以互通,平台上的所有参与者都能为最终用户提供智慧健康、智慧安防、智慧食物和智慧家电等一站式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例如,智能安防和空气检测,当燃气泄漏时,系统便会自动报警并通过手机通知用户;当用户忘记关火或者烧干锅时,系统也会通知用户和自动熄火。而当厨房空气质量出现健康、较差和很差这三种情况时,系统会向用户手机发出绿、橙、红三种颜色的提示,并适当开启油烟机进行通风换气。

“原先是生产家电产品,然后卖家电产品,这个是单链市场。现在转型,海尔转换到平台化。平台化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双边、多边市场。”在梁海山眼中,U+就是双边和多边的模式,“用户靠平台,订制自己智慧生活,包括硬件、服务,也包括软件内容。U+提供入口,不管是APP或者其他的方式,都可以提出要求。平台需要什么样的智能硬件,需要什么样软硬件服务,U+平台上的硬件提供商、软件提供商和服务内容提供商,都会满足用户需求”。

2014年正式推出后,U+开放平台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日臻完善,打通硬件商、软件商、内容商、平台服务商和用户之间鸿沟。现在的U+平台,每天的设备上报数据达到一亿条,接入平台的产品数量百万级台,接入产品的品类也达到80多种。同时,U+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华为、阿里、360、微软、高通等都是合作方。并且,U+在今年还将在控制、感知、交互等方面加速规划和落地,完善U+APP 生态圈的构建,建立U+APP 智能生活管家。

就战略意图来看,不得不佩服张瑞敏的洞察力。他毫无疑问是希望通过U+开发平台的搭建,来尽早地占领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入口,吸附数量庞大的参与者,从而建立起海尔标准。从早期的Google收购Nest,三星收购Smart things,都是希望能成为规范和标准的制定者,而为了这个目标,张瑞敏做得比他们还要更为彻底和全面。所以,张瑞敏还必须要保持U+的开放性,而并不是打造一个所谓的闭环,“引水活源”才是他的本质所在。

据海尔集团U+平台总监陈海林介绍,U+平台在诸多方面都保持了相当幅度的开放性:互联模块能被众多智能硬件商和传统商所用;USK可实现用户管理的基本功能;UGW是强劲的硬件载体;云上的开放平台。此外,对于参与者,硬件商可实现跨平台的互通和快速升级换代;对于软件商,基于U+可以很轻松做一些个性化的,根据实际场景的用户的体验,具备安全开放、全兼容、多年经验积累、融资平台、全产业链五大好处。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U+平台为开发者提供的3.2亿人民币基金支持,并希望在2015年完成U+平台的整体布局,建立一个有价值的的智慧家居生态圈。

“U+对用户来说,是一个能够个性化定制生活,可以用一个APP来控制家电,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合作伙伴而言,则意味着一个能够快速方便且低成本对接的平台。”海尔家电集团副总裁王晔表示,未来,U+将在控制、感知、交互等方面加速规划和落地,完善U+APP 生态圈的构建,建立U+APP 智能生活管家。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