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萨克在伊朗

为了逐级控制这支哥萨克军队,俄国人不仅在军语中完全使用俄语,甚至专门设立随营学校,力图将伊朗级军官的子弟从小“俄化”——因为所有课程都用俄语。沙皇和公使什么都算到了,惟独漏算了一点:人。

5月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库班河哥萨克营方阵行进在阅兵式上。 (新华社记者 贾宇辰/图)

为了逐级控制这支哥萨克军队,俄国人不仅在军语中完全使用俄语,甚至专门设立随营学校,力图将伊朗级军官的子弟从小“俄化”——因为所有课程都用俄语。沙皇和公使什么都算到了,惟独漏算了一点:人。

“知道”(微信号:nz_zhidao)带你走进“沙皇的马鞭”——哥萨克。

提起哥萨克,人们会自然而然想到俄罗斯,没错,作为“沙皇的马鞭”,哥萨克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俄罗斯征战,不少人很难将这个军民合一的特殊群体和其它国家的名字联为一体。当然,随着苏联的解体,如今也有不少人在诸如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甚至中亚国家的热点新闻中看到当地哥萨克团体的身影,在近期的乌克兰危机等事件中常常可以看见他们在活动。但那些生活在俄罗斯以外的哥萨克群体,说到底也还是旧沙俄-前苏联的“历史遗留问题”。

不过曾经有那么一个哥萨克团体长期存在于另一个和俄罗斯帝国版图无甚瓜葛的国家,活跃于其军事、政治、外交各领域,甚至一度创立了俄罗斯境内任何哥萨克团体都未能创立的功业: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这个团体就是如今较少为人所提及的伊朗哥萨克团体——波斯哥萨克师。

哥萨克本是流动客 波斯王邀请入家园

话说哥萨克一词其实源自突厥语,意思是“自由人”,原本是在钦察汗国时代为反抗汗国强加义务而结成军事自治团体的游牧集群,其诞生甚至早于俄罗斯本身,民族构成也很复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血”群体。只不过随着沙俄的诞生和崛起,哥萨克团体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开始依附于沙俄,而沙俄也需要这样一根“马鞭”,为自己看家护院、开疆拓土,双方脾性相近,一拍即合,也就渐渐地成为“天生一对”。

尽管沙俄皇室被许多西欧朝廷讥讽为“文明度不够”,但他们自己却又对哥萨克团体的“野蛮性”又爱又怕,爱的是其战斗力和闯劲,怕的是一旦这种蛮力反噬自家,后果不堪设想,事实上早期俄罗斯几次宫廷政变、血案,都或多或少和哥萨克人有关,一些哥萨克团队也爆发过暴乱和哗变,这样一来,沙皇们便千方百计将一个个哥萨克社区、部落派到沙俄的边疆、要塞,或先让他们开疆拓土再让他们就地屯垦戍守,如此哥萨克满足了征战和圈地的瘾,沙俄皇室既人尽其用,又远离了这样一只危险的火药桶,可谓皆大欢喜。

许多人都知道,沙皇的称号始于伊凡雷帝,其由来则是因信奉东正教,借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东正教的皇帝从此“缺席”的机会,为自己所加的冠冕,以示自己的帝位系“根红苗正”,且不仅有权统治俄罗斯,更有权管辖所有信奉东正教或曾经属于横跨欧亚非三洲的拜占庭帝国故土。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许多制度、规则和风俗沿袭罗马,拜占庭也自称“第二罗马”,而沙俄称帝后更将莫斯科自封为“第三罗马”,以强调沙皇的“高贵血统”。不仅如此,历代沙皇都对“温暖海洋”出口兴趣盎然,不愿被拘束在洗脸盆般的黑海,渴望冲出地中海,冲向波斯湾,从此“海阔凭熊跃”。

不论从“第三罗马”的大义名分,或打通土耳其海峡的战略利益考量,沙俄都势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