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琨:技术低下,怎么平衡?

2002年,刘家琨、翟永明等朋友策划了一个艺术展“专业余”——请来的都是专业人士:医生、教师、评论家、舞蹈家、诗人、记者,但在艺术创作方面又都是业余的。每个人的艺术作品要从自己的职业技能出发,但要不同于常规职业行为。

责任编辑:李晓婷 袁蕾 实习生 席郁兰 冯浩鹏

“一个当代艺术的双年展,中国馆里一个艺术家也没有!”德国汉学家米歇尔·康·阿克曼笑着评价2015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中国馆部分。

他说得对,也不全对。

最年轻的陆扬离开学院不久,但已经是严格意义上的职业艺术家。另外几位参展“艺术家”的确不以当代艺术为职业:谭盾是全球著名的作曲家,吴文光是影像工作者,文慧是舞者,刘家琨是建筑师,有自己的事务所。

“如何突破艺术边界”是中国馆策展团队有意探讨的话题之一,选择的艺术家与社会交往密切,作品大部分来自日常工作,没有人“为艺术而艺术”。

从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艺术家阵容里,刘家琨嗅到了似曾相识的气息。2002年,刘家琨、翟永明等朋友策划了一个艺术展“专业余&r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