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占领公司

当80、90后成为中国市场的重要消费力量,又恰好撞上移动互联时代颠覆了过往的商业法则,这个世界就陌生得让传统行业公司高管们难以理解,让年轻人来对付年轻人便成为最新的商业潮流。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陈远林

商业世界的主宰权正在转移到新一代80、90后消费者手中,为了更好地抓住新的“上帝”,许多传统行业公司纷纷将高管换成了年轻人。图为浙江省嘉兴市区中山路上,几名工人正在安装硕大的苹果标志牌。 (CFP/图)

当80、90后成为中国市场的重要消费力量,又恰好撞上移动互联时代颠覆了过往的商业法则,这个世界就陌生得让传统行业公司高管们难以理解,让年轻人来对付年轻人便成为最新的商业潮流。

“在互联网时代做生意,怎么让用户爽,很重要;领导?不重要。”这是新世界的调性。但是,这些年轻的高管们也面临着旧世界的种种羁绊。

“现在管事儿的都是80后,说不带你玩就不带你玩了。”

2015年6月11日中午,在北京金融街附近的一家麻辣烫店,两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彼此吐槽着他们新的合作伙伴“难伺候”。

这一街头片段,映射着80、90后在管理层崛起的社会热潮。

他们不仅是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喝咖啡的互联网创业群,也是一些传统行业、各大公司用来刺激转型的奇袭部队。这是因为,与他们同龄的80、90后们已经成长为中国市场的重要消费力量,而年岁已长的公司高管们发现自己完全不懂那些年轻人。

6月初,南方周末记者走访了六家身处传统行业转型期的公司,它们都有着30岁左右的“老总”,思考着打乱“叔叔们”玩法的新点子。

在苏宁、海尔、长虹这样的老牌巨头公司里,一面推行项目制,一面扶持80、90后做高管。在传统行业,如家具、洗衣、金融业,年青一代用互联网拆散了原有的分销渠道,他们不再揣摩领导的好恶,而是一心琢磨同龄的消费者们在想什么。

用年轻人对付年轻人

在苏宁从前的招聘中,喜欢本分、老实,生于农村的人;现在,苏宁校招的标准是“刺头儿”,不管成绩如何,有想法就好。

“买车了吗?”“有女朋友了没?”……“关你屁事”。这是2015年春节前,苏宁卖年货时赠送的“走亲戚专用袋”,击中了80后回家过年的心病,变成流行语。去年“双十一”,苏宁针对天猫,炮制了一系列“打脸广告”,两家大电商通过几幅漫画的隔空掐架引来了一片围观,微博的话题阅读量超过2.1亿次。

有二十余年历史、18万员工的苏宁,以年轻化的营销方式刷新品牌印象。“这些打法,对于高管来说可能内心是不大愿意的,这跟最早苏宁的一贯调性不符。但是用户喜欢啊。”苏宁总部李楠(化名)说。

他1983年出生,被同事们叫“大叔”,身边的同事已经大多是85、90后了。在苏宁的中高层管理干部中,就有出生于1986年、1988年的高管,负责营销、策划、互联网方面的业务。

“传统时代可能是经验为王,但现在,打个叉。互联网时代没有所谓的大师、专家、前辈,谁能够精准地洞察用户心理、找到消费痛点,谁就是大师。”他说。

在苏宁从前的招聘中,喜欢本分、老实,生于农村的人,因为在传统的连锁时代,喜欢能够标准化执行的听话的人;现在,苏宁校招的标准是“刺头儿”,不管成绩如何,有想法就好。

在互联网商战中,快速反应是核心竞争力。

“双十一”的打脸广告,就是十五六个人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做出来的。从11月9日晚上开始想点子,然后设计、宣传、分店联系,10日,这一系列广告就上了几大都市报的版面。在这支虚拟团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