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清末的聚敛想象

古人说,凡“财利之说兴”,则“聚敛之臣用”。反之亦然。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郑生竹

古人说,凡“财利之说兴”,则“聚敛之臣用”。反之亦然。

按孟子的说法,士可以无恒产,一般人则不可无恒产。古代中国实行“士治”的小政府模式,国家似也带有士人的特点,即国可以无恒产,而藏富于民,民富则国强。梁启超1897年就曾说,“民无恒产则国不可理”,是古今中外“有国者之通义”。稍后的报纸也说:专制之君“最不相宜者,则干涉民之财政”。王莽和王安石的改革,“皆欲为民整顿财政”,结果是天下大溃。故“无论其用意之为善为恶,而君位皆不能保”。

此说揭示出那时朝野的一个想象性共识,即中国是因“专制”而致民信不足,故不能像立宪的外国一样征收大量赋税而民不怨;若能实行立宪,推行公开的预算决算制,并实施正确的“理财”方法,就可以立刻改进。这是晚清的一大变化,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