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记者如何避免当“托儿”?

在中国,官方和利益相关者永远讳莫如深,永远“不方便说”,是不是只能等着多年以后出现一个作风凶猛的托马斯·霍文?

2014年2月18日,上海龙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用手持式无线视频数码设备对《功甫帖》进行现场放大扫描。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图)

现价822.9万美金的《功甫帖》,对藏家刘益谦来说,不是最贵的,也不是最“国宝”的。持续几个月的“真假口水战”,有人站台,有人推倒,《功甫帖》成了热门帖,也成了刘益谦龙美术馆最大的噱头。

“知道”(微信号:nz_zhidao)让你跟随南周记者脚步看看这幕闹剧背后蕴含的深层涵义。

“土豪”刘益谦花五千万人民币,从纽约苏富比拍下《功甫帖》,运回来后,被上海博物馆三名研究员指认不是真的。这件事,看上去很简单,就是刘益谦和上博扯皮。这件扯皮的事,到底有多大价值?

首先,五千万的价钱,并不算大。4月,香港春拍季,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拍出了九千多万港币——苏东坡一千年前写的字,价钱还低于当代艺术家1990年代的一张画;而就在此前,刘益谦刚买了“鸡缸杯”,盈盈一握,两亿多。

再说,一件书画作品,有人说真,有人说假,挺正常。上博所说“不是真的”,意思是,这不是苏东坡本人写的,而是后人仿的,但并不是现代人存心造的赝品。这种仿造,在没有印刷术和大众传播的时代来说,对于保存和传播,是有好处的,也是有价值的,只是放到今天的市场语境下,当然没有真迹那么值钱。

本是一起小众事件,《功甫帖》却从2013年底闹到2014年初,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