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文学最低迷的时期已经过去了”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当代俄语文学

苏联解体以后,俄语文学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什么样的作家都有,有的非常渴望出名,也有的在默默创作。但最低迷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责任编辑:朱晓佳 李晓婷 实习生 李昊泽 严鼎

阿列克谢耶维奇在《锌皮娃娃兵》一书中写到阿富汗战争的残酷:孩子们如何送死、如何杀人、女人如何拿起武器。这些故事让翻译家高莽觉得“不可想象”。图为阿富汗战场上的苏联女兵。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瑞典学院揭晓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后没一会儿,翻译家高莽家中电话就被打爆,还有记者直接登门拜访。

这位年近九旬的翻译名家,曾经翻译过本届诺贝尔奖得主、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描写阿富汗战争的作品《锌皮娃娃兵》。

早在1980年代,高莽曾与阿列克谢耶维奇有过一面之缘。这位女作家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诺奖颁奖当晚,他虽然抱病,又因连续受访约三个小时疲惫不堪,但仍为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获奖倍感欣慰:“其实翻译她作品的还有别人。”

阿列克谢耶维奇现有的六本作品,体裁都类似于“非虚构写作”,其中四本已有中译本,均由磨铁图书出版。译名分别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锌皮娃娃兵》《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和《我还是想你,妈妈》。

另外两本《死亡的召唤》及《二手时间》都与苏联解体相关,磨铁图书仍在洽谈前者,后者则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奖前,四本书中,最多的印了1.3万册,最少的1万来册。诺奖公布后,一如往届,公众热情高涨,每本的加印量都超过了15万册。

“之前的库存很快被抢光了。有的库存还不到10本。”磨铁图书编辑陈亮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正集中精力加印和推广,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对图书的直接拉动力,可能有三个月到半年时间:“都没书了嘛,就赶紧印出来,赶紧发货。先从最实际的销售角度出发。”

俄语文学:连个确切的作者译名都没有

作为产品经理,陈亮负责阿列克谢耶维奇四种中译本的策划统筹。他先在2013年做完关于切尔诺贝利灾难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一书,然后谈下了《锌皮娃娃兵》的版权。“销量很少。虽然如此,还是觉得非常好,就又签了两本。”陈亮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如果阿列克谢耶维奇未获诺奖,她的这几本书可以保证成本和收入持平,不计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话,至少不亏钱。陈亮说,这样做的前提,是他们很喜欢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读她的作品,看她的访谈,感觉她很长时间处于抑郁边缘。她接触负面、残酷、阴暗的东西,还是很痛的。”

2013年,陈亮加入磨铁图书,从同事那里借到一本叫《车诺比的悲鸣》的书,读来很有意思。他本人喜欢俄罗斯文学,觉得这本书的写法、主题都是经典的俄罗斯文学写作方式,译文也非常好。

《车诺比的悲鸣》就是后来《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一书的台湾译本,译者方祖芳是旅居美国的台湾资深翻译家,经受过苏俄文学的熏陶。接下来,陈亮才发现,磨铁图书在2012年出过这本书,书名是《切尔诺贝利的回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