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崔敬伯

可以预计,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崔敬伯先生优雅从容的文字会被晚辈阅读,他的名字将会出现在中国财政学史教材或著作中,他的学术努力将会成为新的公共知识

责任编辑:刘小磊

 

1930年,崔敬伯与母亲、妻子、三个女儿。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可以预计,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崔敬伯先生优雅从容的文字会被晚辈阅读,他的名字将会出现在中国财政学史教材或著作中,他的学术努力将会成为新的公共知识

1947年,崔敬伯在南京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崔敬伯是一位曾经被淡忘的财政学家。但幸运的是,2015年出版的三卷本《崔敬伯财政文丛》使他开始走出尘封的历史,重新进入公众和学术史研究者的视野。但准确认识他的贡献和成就,还需要专门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做出认真的努力。本文愿抛砖引玉,向读者介绍崔敬伯其人其事。

断裂的学术史

中国现代学术诞生于晚清维新变法时期。在20世纪初年的立宪维新浪潮下,中国教育体系由传统经学为主的“四部之学”转化为“分科之制”,现代社会科学被系统地引入中国。但是,此后社会科学的发展并不平顺。在战争、运动和世代更替的影响下,中国现代学术多次出现断裂,以至于回顾20世纪学术史时,我们却发现并不存在一个连续、不间断的学术传统。

表征这种学术史断裂性质的基本事实非常醒目,典型证据随处可见。比如,过去有重要贡献的学者,后来却变得默默无闻,相关的学术史也缺少认真的记录;后来有重要贡献的学者,往往并不了解前人的贡献,他们通常再起炉灶、敲起锣鼓重开张。而且,对不同时期享有声名的重要作者来说,他们运用的概念工具、论证的方式、引用的文献都大为不同,借用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的话说,学术范式的转移曾经多次发生。更不用说,时间就像一个魔术师,常常会请来一些奇奇怪怪的人物,站在学术舞台的中心发号施令,他们如此重要不容忽视,但他们的影响却未必对学术发展总是积极有益。

中国学术传统的这种断裂性质造成了理解和研究前人贡献的种种困难,也加重了学术史研究的负担。其中最严重的障碍来自文献方面。经过水火刀兵和政治动荡,以前容易得到的文献,现在变得可遇而不可求;即使幸运地找到一些零散著论,却由于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难以作为深入研究的基础。在文献的严重限制下,关于现代学术史的著述也就乐于继续讨论容易讨论的常见人物,而打捞学术史上的失踪者或被遗忘者却少有人做——这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

《崔敬伯财政文丛》,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崔敬伯这个人

崔敬伯先生的际遇可以看作中国财政学术传统断裂的一个例证。正如吴敬琏先生指出的,“崔敬伯先生是我国著名财政学家,民国时期因博学笃志,备受学林称誉。新中国成立后,参与新税制的建立,但终因政治运动而长才未展。”他的声名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降低,甚至被世界遗忘。即使1980年,崔敬伯和王子英合写的《中国财政简史》出版,但影响也主要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了。

渊博的经济思想史家如胡寄窗先生,在写作他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时倒是提到“值得关注”的崔敬伯先生,他做出这样的评论:“这位从20年代就已经在财政学界享有良好声名的财政学者,曾经发表有不多于十篇的财政学论文,不知为何却没有财政学专著。”胡寄窗与崔敬伯先生一样,也曾经留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民国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