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改革,通往市场经济之路

对于价格改革,一些人士的观感是“水电油气又要涨价了”。但是,价格改革的目标从来不是涨价,而是把定价的权利还给企业与个人。取消价格管制的价格改革,恢复了卖家的收益权,本质上也是产权改革。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廖媛

(朱宇宙/图)

对于价格改革,一些人士的观感是“水电油气又要涨价了”。但是,价格改革的目标从来不是涨价,而是把定价的权利还给企业与个人。

取消价格管制的价格改革,恢复了卖家的收益权,本质上也是产权改革。 

新一轮价格改革的利剑已经出鞘。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并发布公报,要“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2015年10月15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个是本轮价格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提出: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决定价格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坚持市场决定,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运输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价格作用。

文件给出了时间表: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与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为此,要在2016年以前制定发布新的政府定价目录。凡政府定价项目,一律纳入该目录管理;目录内的定价项目要逐项明确定价内容和定价部门,确保目录之外无定价权。

对于价格改革,一些人士的观感是“水电油气又要涨价了”。但是,价格改革的目标从来不是涨价,而是把定价的权利还给企业与个人,还给市场主体,让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价格。在自由市场下,价格绝不是卖家想涨就能涨的。

如何理解这新一轮价格改革及价格改革本身?一是历史视角,从中国市场化改革与价格改革的历史连续性高度来理解;二是理论视角,从价格管制弊病的角度来理解。

市场经济与繁荣

1949年以来的历史可以粗略地分为两部分:前三十年,搞计划经济;后三十年,搞市场经济。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计划经济的墙是一块块垒起来的:农产品统购统销(1953)、以集体化与国有化为核心的三大改造(1953-1956)及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1958)等。

1978年邓小平开启了改革开放进程。回过头来看,所谓改革,是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所谓开放,是指中国与先进市场经济国家之间开展自由贸易。不过,建立市场经济制度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共识,1984年说要搞“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十四大才明确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搞市场经济最大的好处是能带来繁荣与富裕。1978年中国名义GDP为3645.2亿元,2012年为519470.1亿元,年均增长15.7%,扣除通胀因素后为9.8%。1978年中国人均名义GDP为381元,2012年为38495元,年均增长14.5%,扣除通胀因素后为8.7%。

即便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搞市场经济也远远强于搞计划经济。目前绝大部分国资是改革开放后积累的。中国社科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显示,2000-2014年,中国主权资产从35.9万亿增至227.3万亿,增长191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