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都卖盆菜了,过年还有什么新鲜的《舌尖上的新年》的年菜和年味

广东顺德连杜村,每到元宵,会举办规模盛大的“生菜会”,两万人聚在村里的广场,摆满围桌,一起用餐。2015年元旦,上海外滩发生严重踩踏事故,出于安全考虑,那年的“生菜会”取消了。

责任编辑:李晓婷 朱晓佳 实习生 李昊泽 张冉婷 杨泽俊

《舌尖上的新年》走访了中国35个地方,导演陈磊还想拍摄一些春节才能一见的习俗,最终没能实现。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广东顺德连杜村,每到元宵,会举办规模盛大的“生菜会”,两万人聚在村里的广场,摆满围桌,一起用餐。2015年元旦,上海外滩发生严重踩踏事故,出于安全考虑,那年的“生菜会”取消了。

最终保留下来的年味有43种。当这些油光发亮、精美繁复或平时罕见的美食被放大许多倍,呈现在大银幕上时,的确产生了比在电视荧屏上更震撼的感官效果。

2016年1月7日上映的纪录片电影《舌尖上的新年》,耗时14个月,走访了中国东南西北35个地方、拍摄60多种年味,工程量相当于一整季的“舌尖2”。

85分钟的片子里,陈晓卿想呈现的是“观众不了解,有陌生感”,以及“从以前流传下来,有传承”的美食。

然而票房并不像片中的大部分美食那样浓墨重彩——这部纪录片电影的排片率很低,不足1%,上映十天,票房仅为174万元。

好在投资了1200万的“新年”,处境并不像“174万”这个数字昭示的那么惨。上院线之前,出品方便通过与淘宝合作,在淘宝举行的“阿里年货节”中,让淘宝作了相应的年味备货;又与爱奇艺网站进行视频合作,获取网络视频点击分成;并将海外版权卖给央视国际。仅这三项,就使纪录片收回了三分之二的制作费用。

只是与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整体广告盈利达到2.5亿的成绩相比,“新年”的市场表现太不成功了。

唤醒榛子仁让它活过来

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拍完后,“舌尖”的主创团队就集体“待业”了——那一年,全国掀起“审计风暴”,央视在风口浪尖上,许多项目因此搁浅,“舌尖3”是其中之一。

除了导演陈晓卿,“舌尖”的主创团队大多是央视的“雇佣军”:导演陈磊、邓洁原属上海电视台,李勇则来自重庆电视台。他们进不了央视编制,也回不了原单位。“舌尖3”搁浅,他们一度只能等待。

“空当期”里,陈晓卿找了一些“有的是钱”的老朋友,张罗起纪录片大电影《舌尖上的新年》——这原本是计划中“舌尖3”系列产品的一部分,也是他一直以来的一个“电影梦”。2014年10月,《舌尖上的新年》开拍,陈磊、邓洁、李勇担任联合导演。

摄制组初剪出来的片长是110多分钟。按照出品方和发行方的要求,他们不得不再剪掉30分钟。“本来院线纪录片市场就不是很成熟,太长的话,院线会减少排片。”发行方告诉导演组。

剪掉的30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