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沉银:张献忠的秘密

“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责任编辑:杨嘉敏

在G70高速湖北十堰谷城出口处,挺立着高达十多米的李自成和张献忠雕塑。曾几何时,谷城相会时张献忠算计李自成的阴谋被着意隐去了,而是被描述为肝胆相照的革命战友的“双雄会”。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夜沉似水,川西盆地的寒冬朔风割脸,年过半百的郭建华骑在摩托上,沿着江边公路慢慢前行。为了御寒,他穿得很厚。郭建华干的工作叫巡江,每天晚上,他都要从岷江大桥到两江汇合处来回巡逻,这是一段大约两公里的路程。

公路堡坎下就是从川西高原流淌而来的岷江及其支流锦江。江面宽阔,江水却不深,这些年,上游修建了蓄水的大坝。两江汇合处,有一片浅滩露出水面,借助从斜对岸几公里的彭山城区漫过来的灯光,夜幕下,浅滩上的杂草一片朦胧,附近江面连一条夜渔的小船也没有。郭建华要巡视什么?或者说,这么一片冷清寂寞的江水,有什么需要保护的?

“屠夫”这个人

原来,郭建华保护的是来自3个世纪前的古人财富,这些财富早在370年前就已沉入滔滔江水中。漫长年代里,地方史乘和民间的口耳相传,以及偶尔从江中发现的蛛丝马迹,都让这笔古人的财富和当代发生草蛇灰线般若即若离的联系。

财富的主人叫张献忠,绰号黄虎,又称八大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全球陷入了17世纪危机:16、17世纪之交,全球人口增长很快,但到17世纪后,始自13世纪的小冰河期达到巅峰,全球气温骤降,粮食产量锐减,全世界都出现了不够吃的可怕局面。无粮不稳,在西方,法国兴起投石党运动,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莫斯科陷入数次大动乱;在中国,除了小冰河期的天灾,还有从万历怠政到天启昏政的人祸,大明王朝忧患百集,死气沉沉。尽管崇祯励精图治,但依然难以挽回帝国滑向深渊的车轮:一边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内忧,一边是满清叩关入侵的外患。

张献忠总是和另一个名气更大的人——李自成联系在一起,他们曾经被视作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其实,张献忠的资历比李自成还老。明末农民军分为13家,张献忠乃是与高迎祥平起平坐的13家领导人之一,李自成则只是高迎祥的部将。《明史》称:“献忠始与高迎祥并起作贼,自成乃迎祥偏裨,不敢与献忠并。”

不过,李自成更能审时度势,更能顺应民心,因而很快后来居上,发展势头超过了张献忠。1644年,当李自成向北京进军并最终逼得崇祯上吊自杀时,张献忠率部从湖北转战四川。1644年8月,张献忠占领成都,3个月后,他在成都称帝,建号大西。

然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很快就走到了末路,并直接导致了那笔巨额财富沉入滚滚岷江。

原来,张献忠残暴好杀。比如,他从湖北进入四川,占领渝州后,为了震慑四川军民,下令把30万人割去耳鼻或双手,驱往四川各地,用以警告各地军民:凡是胆敢反抗的,一律如此处理。凡是自动杀了王府官绅并恭候的,秋毫不犯。

张献忠的这一招让川人群情震骇,人人自危,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故百姓惴惴不服,远近州县无不起义兵杀贼。”各地军民的反抗,反过来又加深了张献忠的愤怒和仇恨,下一次的屠杀也就变本加厉,而变本加厉的屠杀,必然刺激军民更强烈的反抗。毕生崇尚丛林法则的张献忠就落入了这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不可自拔。

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后,他派往各地的官员,有的到任两三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