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供给侧”的创新天地

“供给侧”目前成为中国经济改革中的热词,供给侧改革要实现的目标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廖媛

(向春/图)

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决策,有时是理性的,有时是非理性的。

这种理性程度的差异,往往源于两个主要的原因,一是决策官员的素质,二是官员能够掌握的数据信息。

什么是“供给侧”的“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侧”目前成为中国经济改革中的热词,供给侧改革要实现的目标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呢?什么是“全要素”呢?有人可能会以为“全要素”强调的是所有的要素,但“全要素”真正强调的是经典要素之外的要素。经典要素是指劳动、资本、土地这三大基本生产要素,长期以来这三大基本要素对产出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尤其在农耕时代,因此成为了人们考虑生产产出时的基本要素,甚至是“唯三”要素。

“全要素”概念之所以会被提出,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学家索洛(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人观察到,影响生产产出的并不仅是这三大基本要素,当投入同样数量的劳动、资本、土地来进行生产的时候,产出结果可能会很不相同,因此需要探讨基本要素之外的其它要素,不应该只考虑基本要素,而应该考虑“全要素”。

索洛非常重视“技术进步”这个要素,当使用同样数量的资本和劳力进行某种生产的时候,如果机器设备的技术水平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高,就可以得到更多产出。这个逻辑明白易懂,也有实证数据的支持,因此索洛的研究在1960年代对美国政府的政策有很大的影响,政府把大量资金投入了科技研发。

当然,影响生产产出的并非“技术水平”这一个要素,其它要素也会有不小的影响力,譬如生产者的健康水平、教育水平、积极性等。积极性和税收制度有一定关系,如果税率太高,生产者会觉得多生产出来的东西要大量缴税,自己得不到什么,因而丧失积极性。因此后来就有一些学者强调“减税”的重要性,认为减税可以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还可以使生产者有更多的钱来做研发,最终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用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