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银行行长文远华: “上市冲刺”是为了倒逼银行转型

许多机构投资者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市场这么烂,你这时候跑来做什么?”我们希望通过上市建立起一套市场化约束机制,倒逼这家银行从管理模式到市场观念上的进步。

责任编辑:顾策

天津银行行长文远华(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许多机构投资者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市场这么烂,你这时候跑来做什么?”我们希望通过上市建立起一套市场化约束机制,倒逼这家银行从管理模式到市场观念上的进步。

至少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改革和转型都将是整个银行业所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做什么事都首先需要有人,而引入人才需要合理的机制,机制背后则是企业内部的观念与文化——这是个环环相扣的链条,需要一步步来打通它。

2016年3月30日,在H股同日挂牌上市的天津银行和浙商银行在港股指数上涨逾2%的情况下,盘中一度跌破发行价。而在此前的招股结果显示,天津银行的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认购比例仅为7.76%,最终以近招股价下限7.39元定价。

对于刚刚经历了股灾冲刺和离岸汇率大幅动荡的H股市场而言,此刻显然并非商业银行们的上市良机:从去年12月份至今,包括天津银行在内的5家国内银行在H股上市期间,均出现认购不足及以发行价下限上市的情况。

从上市银行们所公布的财务数据和招股资料来看,给资本市场带来的“惊吓”远大于“惊喜”:大幅放缓的利润增长、不断攀升的不良贷款比例,乃至内部管理的混乱无序,都令市场投资者对新上市银行们的未来产生了种种疑虑。

在天津银行的H股上市文件中,关于“风险因素”的阐释长达三十余页,数十项对银行经营可能带来“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囊括了从宏观经济下滑到企业内部管理失控等诸多方面,堪称国内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大全”。

面对宏观经济下滑、资本市场动荡且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尚未实现转型的情况下,诸如天津银行这样的国内商业银行们,为什么要冒着“自曝其短”的市场风险,向港股市场发起“上市冲刺”?

面对市场各方的猜测与质疑,2014年11月就任天津银行行长的文远华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独家专访,全面阐释了天津银行H股上市背后的“转型逻辑”。

南方周末:从上市前后的市场反馈和我们前期的调查了解来看,目前的香港H股市场并不是一个适合商业银行上市融资的时机,天津银行此次上市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文远华:其实这也是我们此次上市路演时,许多机构投资者问我的第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