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真面目是什么?

在今天,英雄的“本义”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消失在现实的制度和权力之中。“英雄”语义的消失与含混不清,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而随意虚构“英雄”,导致了“英雄”的娱乐化。

美国队长(电影剧照/图)

英雄欲望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性爱),被文化禁忌压抑到潜意识中。但被压抑了的心理能量不会消失,它会以一种被改写的程序显现出来。西方的英雄史诗中经常出现抢夺美女的故事。特洛伊战争是要夺回失去的美女。中国古代“楚汉之争”的故事是一个失去美女的故事。

“知道”(nz_zhidao)为你揭开英雄的神秘面纱。

诗人说,“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我只愿做一个人”。但是,正因为大写的“人”的缺失,或者说我们不能很好地做一个“人”,“英雄”的出现才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人的梦想。

电影《美国队长3》上映十天,累计票房已经突破10亿大关,每个人心在似乎都有一个超级英雄梦。无独有偶,综艺节目《奇葩说》近日也谈起了这样一个话题“世界需不需要超级英雄”,在辩论的过程中,大家愈发对“英雄”这个概念模糊不清。在今天,英雄的“本义”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消失在现实的制度和权力之中。“英雄”语义的消失与含混不清,使得强势意识形态话语,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而随意虚构“英雄”,导致了“英雄”的娱乐化。

英雄的歧义

英雄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但语义十分混乱的词汇。人们或者沉迷在“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历史创造英雄”这种不可能有答案的语言游戏中,或陷进“要不要英雄”的伪问题的圈套中,或根据个人好恶对“英雄”进行想象和叙述。

托马斯·卡莱尔将“英雄”神圣化,把那些高人一等的人,如先知、诗人、教士、帝王当作英雄,人类历史就成了一部“英雄传记”。普列汉诺夫看上去很“辩证”似的,实际上在社会决定论和英雄史观之间摇摆不定,一会儿说英雄造时势,一会儿说时势造英雄。民粹派理论家米哈依洛夫斯基将“英雄”中性化,说凡是能成为榜样,并引导“群氓”从善或行恶、干高尚或卑劣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他强调的是某种特殊人格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马克思以犀利的洞察力识破了“当代英雄”的伪装。在一篇评论1851年法国时局的文章中,他嘲笑路易·波拿巴政变“使得一个平庸可笑的人物扮演了英雄的角色&rd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