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复名徽州大讨论 更多的博弈在改名之外

“徽州复名实际上就是一场新的改革行为。哪有改革没有成本的呢?”

责任编辑:李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今天在徽州改名讨论中,“一些媒体朋友和文化界朋友批评不用徽州名称是没有文化的愚蠢表现,是失之公允的,他们没有认真研究当时的社会状态”。(东方IC/图)

当时绝大多数人都同意起名为“黄山市”而不是徽州市,这和时代环境有关。

以前在黄山市,“徽州”还是敏感词。1998年,《人民日报》发表《可惜从此无徽州》时,黄山市政府还曾致函人民日报报社,说文章“在社会上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观点也是有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黄山发展的批复和要求的”。

“徽州复名实际上就是一场新的改革行为。哪有改革没有成本的呢?”

多年来,在安徽黄山市,路牌被迫打上了许多括号:黄山市(屯溪)、黄山区(太平)和黄山风景区。对游客而言,黄山风景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黄山。不得已,旅行社将三者的区别写进了“游客须知”。

这一切的尴尬,都源自1988年徽州地区改名为黄山市。当时确定了这三个基本相同的地名,黄山市、黄山区和黄山风景区,其中黄山市是代指整个地级市的范围,而黄山区则特指以前的太平县地区。

其实,黄山市并非没有自己的名字,在1911年前的790年间,作为州府名,徽州这一名称一直没有变更过。

近千年的命名戛然而止,转眼已经近三十年了。这期间,要求黄山复名徽州的呼声从未间断。近一个月来,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徽州复名的讨论进入了另一个高潮。

更多的博弈在改名之外,山之南与山之北,同一座黄山,不同的方向。

“割地”成就的小黄山市

1979年夏,邓小平同志在安徽省委第—书记万里陪同下视察了黄山,后来发表了被认为拉开了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大幕的“黄山讲话”。

讲话中,邓小平对陪同的安徽省委及徽州地委领导提出要求,“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是你们发财的地方。你们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为了落实邓小平指示,安徽省委立即在黄山召开常委会议,研究了贯彻落实措施,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把原隶属于安徽省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局管辖的黄山管理处,改为安徽省黄山管理局,直属省人民政府领导。

黄山管理局的成立给黄山旅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这种体制机制能调配的资源依旧有限”,黄山管理局原副局长崔之康说,比如每年的旅游旺季,随时需要大量的季节性临时工,按规定用工要有计划,经过审批方可使用。

在计划经济年代,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就拿游客的餐饮来说,粮、油、肉、蛋、豆制品以及燃料都要有计划,否则就没有供应,“但黄山可不能让游客带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