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何曾让竺可桢“管天”?

1964年2月6日,毛泽东召见竺可桢等谈话,确有其事;但“毛泽东让竺可桢管天”,则纯属虚构。

责任编辑:刘小磊

 

1958年10月27日,毛泽东到中关村参观中科院科研成果展,竺可桢(前排左三)在地学展台前陪同。(作者提供/图)

1964年2月6日,毛泽东召见竺可桢等谈话,确有其事;但“毛泽东让竺可桢管天”,则纯属虚构。

竺可桢(1890-1974)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历任中央研究院气象学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和中国科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他把一生献给了中国现代科教事业。

笔者自2001年3月起受命主持《竺可桢全集》的编纂工作,因此平时比较留意与竺可桢有关的文献,以便备选纳入《全集》。这一年6月28日,《北京青年报》用了一个整版,刊登了一篇关于竺可桢的文章,标题是“毛泽东让他管天”,十分醒目,与这一标题对应的文字是这样一小段:

1964年他(竺可桢)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毛泽东看到此文后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补充了八字宪法的不足。”竺可桢回答:“天有不测风云,不大好管呢!”毛泽东幽默地说:“我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捧读之时,我即心生疑惑,当即找出竺老日记原本,经仔细核对,发现毛泽东召见竺可桢谈农业八字宪法的文字中并没有“管天”的内容。出处何在?报文作者并未说明。我为此致函该报,希望与作者联系,但无下文。

2014年初,《竺可桢全集》竣工,在4月28日召开的出版研讨会上,我向到会学者提出了对这一谈话内容的怀疑,亦未能得其解。会后我即决心对此一探究竟。

毛泽东召见竺可桢的缘由

在1958年初的南宁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要以跃进的速度提前实现《农业四十条》中确定的发展目标。同年12月9日,他在八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提纲中认为已经确立了“以深耕为中心的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八字宪法”(《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638页),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一九五九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后来因为强调以“深耕”为中心,将八个字的顺序予以调整,将“土”从第三位提到第一位。

传统农业耕作中,本来就有通过适当翻地深耕以利于土壤保持蓄水的生产经验,但事情总有个度,如果过度深翻,就会把土壤的营养层翻到深处而使粮食减产。在大跃进高潮中,由于各级干部瞎指挥,不按科学规律办事,“土”是愈挖愈深,“密”是愈植愈密,高产卫星满天飞,导致1958年的粮食总产远远低于1957年……

1961年初,中共中央提出了有关国民经济建设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又向全国各部门发出了“支援农业”的号召。

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分工中,竺可桢长期分管地学与生物学部门的研究机构。1961年以后,他将很大精力投入到组织院内科研力量支援农业的工作中。

在院外,他还担任全国科协副主席,兼任中国气象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的理事长。1963年2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会决定,本年举行以支援农业为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