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烙印】我的父亲寇庆延: 背着油印机的长征

长征中最难最苦的是什么?父亲说,是吃了野菜、野草、皮带后,仍然难挨的饥饿。

责任编辑:姚忆江 实习生 陈燕

广东省原副省长,原中共广东省顾问委员会主任寇庆延。(寇南南供图/图)

长征中最难最苦的是什么?父亲说,是吃了野菜、野草、皮带后,仍然难挨的饥饿。

长征中,父亲差点被当作“改组派”枪毙,是朱老总从枪口下救了他。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在广东从事了多年的政法工作,他的工作准则是“不随便冤枉人,不要留下冤案、错案”,也和这段经历有很大关系。

2016年6月12日19时38分,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寇庆延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享年105岁。

寇庆延曾任广东省公安厅厅长,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中共广东省委政法部部长、政法委主任,广东省副省长,中共广东省顾问委员会主任等职。从事政法工作时,他坚持“不随便冤枉人,不要留下冤案、错案”,这源于长征途中的一段特殊经历。

以下为寇庆延之子寇南南口述:

刻骨铭心的饥饿

家父原名寇庆谚。红军到达延安后,为了庆祝长征胜利,父亲将“谚”改为“延”。

父亲小时候家境贫穷,他一边放牛,一边在爷爷的私塾里上了三年半学。他的家离湖北黄安、麻城很近,1928年,黄麻地下党到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当时父亲才16岁,入党要18岁,他就经人介绍参加了共青团。1930年春,当地的地下党起义,各地成立了苏维埃,父亲被推举为莲花堰乡苏维埃委员,同时加入了赤卫军。

父亲说过,那时参加革命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只有参加革命,才能有出路,至于革命理想,是后来才逐步培养起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