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仓储业:整肃这一年

在40天内,张家良所在的储运企业接受了各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共计81次,平均每天就要接待两次。

责任编辑:何海宁

危化品仓库使用“双人双锁”的管理方式。在天津港“8·12”事故之后,各地都加严了危化品管理。(南方周末记者 汪韬/图)

在40天内,张家良所在的储运企业接受了各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共计81次,平均每天就要接待两次。

上海芦潮港区内,多家危化品仓库原本门可罗雀,而今仓库价格有的涨了三倍,每平方米的均价甚至超过了五星级酒店。

这类考试以前可以翻书、偷看,2016年不仅试卷题目变难了,而且80分才算通过。这让江永铭很紧张,今年考试最终合格率连30%都不到。

从2015年8月22日到10月1日的40天内,张家良所在的储运企业接受了各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共计81次,平均每天就有两次。

“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提高。”这名上海北芳储运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在最近一次会议上发言道。

这并非一家企业的特殊待遇。在诸多危化品仓储行业人士看来,这是艰难的一年。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各地政府部门均加严了危化品管理。危化品仓储企业感觉自己成为“过街老鼠”,下游企业的生产也受到影响。

这一年,被业内称为“后8·12时代”,危化品仓储业正面临大洗牌。

大整改

天津港"8·12"事故之后,全国的危化品仓储企业迎来了大整改。

天津首当其冲。事故后不久,全市针对危化品企业建立了“红黄蓝”表格分类管理制度:蓝色不需要停产,要整改;黄色是警告、停产整顿;红色则坚决“关、停、转、迁”。截至2016年7月24日,据新华社报道,全市共排查危险化学品企业3038家,因存在各类隐患和问题而被列入“红黄蓝”表的企业2583家,占到85%。

其他城市的整改速度也很快。天津港事故后不到两个月,在上海,全市最大的公共危险货物仓库——上海港城危险品物流堆场实施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