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腾”流溪河 一条城市内河的社会共治样本

一个城市政府的殚精竭虑,一场持续两年的社会试验,一批民间组织的固执坚持,引发了广州一条重要内河的保护意识觉醒。当我们在关注政府如何优化调整供水格局时,更广阔的思考视角是,一条城市河流如何实现社会共治。

责任编辑:何海宁

(农健/图)

一个城市政府的殚精竭虑,一场持续两年的社会试验,一批民间组织的固执坚持,引发了广州一条重要内河的保护意识觉醒。当我们在关注政府如何优化调整供水格局时,更广阔的思考视角是,一条城市河流如何实现社会共治。

“对于老广州来说,流溪河就是母亲河。”2016年8月6日,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这是珠江的支流,也是唯一一条全流域在广州境内的河流,老广州人喝着流溪河水长大。因水质问题,先是2010年广州将西部三大水厂的取水点搬离流溪河,2016年7月,广州市举行听证会,对全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相应进行调整。

这亦是中国城市河流的缩影,一面是城市规模扩张、人口剧增与沿河居民要求发展的现实,一面是流域生态保护、水质改善的城市梦想。

当广州市政府为这条“内河”殚精竭虑时,社会力量起而行之,以有别于官方的资源和视角切入流溪河保护,为我国河流治理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样本。

两年乡村试验

2016年8月10日,广州市环保局长杨柳来到乐明村时,3户村民正尝试在农田里养殖澳洲淡水龙虾。放在两年前,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绿芽基金会”)副秘书长张志强刚开始驻村时,当地人肯定不会接受这“异想天开”的建议。

乐明村位于流溪河上游的广州市从化区,距离广州市区车程两小时。一条溪水由此发端并汇入流溪河。在这里,一场守护流溪河水源地的乡村试验已经默默进行了两年。

2015年一整年,张志强都住在乐明村。他负责的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在乐明村推广生态农业,让全村179户村民不使用农药化肥。

在流溪河上游,滥用农药化肥造成的农业污染是主要污染源,这也是中国农村普遍面临的面源污染。张志强做过检测,刚出山的清泉流经村庄和农田后,水质降为三类水。

长年过度施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化严重,村里主要种植的砂糖橘没了收成。因为身处流溪河水源地,村民不能大规模养殖牲畜,本已为水源保护做出了牺牲。如果理由仅仅是“爱护水源、保护环境”,张志强自己都觉得开不了口。即便开口,也没有人理会——对于乐明村而言,他只是一个外来者。

“没有人天然地会为环保埋单。如果你提供的替代方法不经济,他们为什么要选择更生态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张志强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是他入驻乐明村后,时时思考的问题。

另一个公益组织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也投身于这场乡村试验,中心主席颜俊经常张罗会员企业家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