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美术馆学创作,到故宫博物院改造垃圾桶 ——2016环卫子女成长计划创意解读“成长关爱”

环卫子女学员分享环卫家庭故事

7月15日,“看我的” 2016环卫子女成长计划•暑期艺术创作营在中国美术馆正式开营。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翟串联、华夏银行总行办公室主任张国伟、南方周末副总经理孟登科、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杨应时、指导艺术家代表方旭东等嘉宾出席开营仪式。

出席开营仪式的,还有来自北京环卫家庭的20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这些孩子凭借极富创意的作品从256位报名参加活动的环卫家庭小朋友中脱颖而出,进入“看我的”暑期艺术创作营学习。他们将在中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空间进行为期六天的艺术创作培训和实践。

艺术创作营只是2016环卫子女成长计划的重要开端。环卫子女们将在“华夏银行助力环卫子女成长基金”的资助下,从父母们最熟悉的公共垃圾桶开始,跟指导艺术家一起“天马行空”,创作出更有艺术感,更方便使用的垃圾桶。这批艺术垃圾桶,将于八月中旬在故宫博物院展示使用。

作为开营第一课,孩子们也带来了和爸爸妈妈的生活照片,分享了80后环卫家庭的幸福生活。

开营当天,中国美术馆志愿者教员带孩子们参观了中国美术馆《故事绘》连环画展,并为他们介绍了美术馆的历史以及文明观展礼仪。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副馆长胡伟与参加活动的嘉宾、环卫子女及家长合影留念,表达对“2016环卫子女成长计划”项目的支持。

华夏银行总行办公室主任张国伟在讲话中指出,“环卫子女成长计划”的初衷是唤起社会对环卫家庭的关注,让环卫子女更有信心,健康成长,他希望“环卫子女成长计划”能持续开展下去。

2016环卫子女成长计划艺术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钦松在接受采访时也赞许该项目的公益设计。他表示,从儿童艺术教育破题,并聚焦在与环卫工人紧密相关的垃圾桶艺术创作上,能够使孩子们更理解父母的工作,也能通过改变垃圾桶的颜色、功能、外观,借助设计垃圾桶的创意,找回对父母工作的价值认知。引导孩子思考并参与解决生活周边的社会问题,这是更深层次的“成长关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