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熟悉的阿列克谢耶维奇

如今,阿列克谢耶维奇已经68岁,容颜虽改,但思想依旧,头脑如27年前一样清晰。我借为她做现场翻译的机会,见缝插针地与她叙旧谈天。

责任编辑:朱晓佳 聂寒非 实习生 李舒凝

2015年12月,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为阿列克谢耶维奇颁发诺贝尔奖。(东方IC/图)

我所熟悉的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日前来到中国,参加上海、苏州和北京等地的图书博览会及读者交流。

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1989年她随苏联作家协会代表团访华时,我们就曾在北京师范大学相识。北京师大曾有一间苏联文学研究所,因而成了历届苏联作家代表团必访之地,两国作家和翻译家常在那里相聚。

阿列克谢耶维奇早年造访北京时,中国正值改革开放起步。苏联文学一如既往地影响着我们的阅读和创作,阿列克谢耶维奇当然也毫无例外地引起中国文学界的关注。2015年,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很多年轻读者像发现了新大陆。其实,阿列克谢耶维奇早就来过,只不过是在27年之前,那年她41岁。

如今,阿列克谢耶维奇已经68岁,容颜虽改,但思想依旧,头脑如27年前一样清晰。我借为她做现场翻译的机会,见缝插针地与她叙旧谈天。

非虚构写作是心灵写作

27年前,我刚认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时候,她就告诉我,她正在四处做采访。我记得清楚,她说:“我透过无数鲜活的讲述,无数深埋多年的欢笑和眼泪,无数无法回避的悲剧,无数杂乱无章的思绪,无数难以控制的激情,看见唯一真实的和不可复制的人类历史,我在写作中逐渐懂得,原来历史就是人类真情实感的汇聚。”

27年过去,阿列克谢耶维奇依旧继续着她的访谈,这种横跨几十年的访谈和写作,需要坚忍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心。她追寻着俄国革命、古拉格群岛、苏德战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及震撼世界的苏联解体的脉络,一口气写了五本书。

27年前,我第一次见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时候,她只有一本书译成中文出版。现在,她的书几乎本本都有中译本,像《锌皮娃娃兵》《最后的见证者》,特别是《二手时间》,也已在中国出版。如今她的中文读者之多,又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阿列克谢耶维奇告诉我,她此行上海和北京,亲眼目睹中国这个拥有最大读者群的国家出版她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