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叙利亚:“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作为停火协议的“媒人”,美俄在停火协议生效期间也互相攻讦,指责对方搞“小动作”。

责任编辑:姚忆江 实习生 刘文琴 曾纬

 

叙反对派武装从阿勒颇东区出来活动。(小肖供图/图)

作为停火协议的“媒人”,美俄在停火协议生效期间也互相攻讦,指责对方搞“小动作”。

土耳其对叙利亚冲突的公开干涉,如同捅了“马蜂窝”,一下给美国制造了几个额外问题。而俄罗斯、伊朗乃至叙利亚的克制立场令人瞩目。

2016年9月10日,经过长达14个小时的谈判,叙利亚冲突的两大“操盘手”——美国和俄罗斯终于就新停火协议达成一致,俄外长拉夫罗夫特意将美国国务卿克里赠送的比萨饼转送给在外等候消息的记者,并且再附送几瓶伏特加,现场气氛欢愉轻松。

按照协议,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从9月12日起停止敌对行动,叙政府方面迅速对俄罗斯的促和努力表态,很快宣布自12日19时起实施为期7天的停火,而反对派武装也陆续向美国保证“不会制造麻烦”。

但是,维持不到一周,恶战又起。和此前达成的多份停火协议一样,停战各方仅仅是拿协议当作“护身符”,拿到增援补给后,便不再拿协议当回事,这一回也难以幸免,特别是与极端组织关系暧昧的反对派更是率先将协议撕成了废纸。

喘息之后的恶战

叙官方阿拉伯通讯社报道,9月12日当天,盘踞阿勒颇东区的反对派利用停火协议,紧急转移人员和装备,同集结在西南部的极端组织援军形成呼应,并不断实施炮轰、“摩托游击”等挑衅举动,但叙军保持了极大的克制。

从15日开始,叙军从阿勒颇重要的对外通道卡斯特罗公路卡口撤出,并将公路控制权交给俄海军陆战队,由后者监督红新月会的人道物资车队进出反对派控制的阿勒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