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力推,企业冷淡,车主看不到 汽车油耗标识:强推七年无果

要有效推行我国车辆能效标识就要让标识看得懂、数靠谱、够刺激、有执行。

责任编辑:何海宁

目前执行的车辆油耗标识。(东方IC/图)

要有效推行我国车辆能效标识就要让标识看得懂、数靠谱、够刺激、有执行。

有位客人来买车,他会如何问?

“小二,来个豪车!”但如果他是这样问:“小二,来个1200公斤的!”会不会颠覆你的三观?

在众多事关衣食住行的产品环保标识中,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识(以下简称油耗标识)尽管已执行了7年之久,但可能会上榜“最不眼熟”环保标识。

如果这一标识得以推广,上述将会是寻常一幕:客人只是在比较这一整车质量档次中,哪一款车型更节油。

车辆油耗标识展示车辆产品在典型使用情况下的能耗,以指导消费者做出有利节能减排的购车选择。我国目前执行的是工信部2009开始推行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其法规文件是国家标准GB22757-2008,具有强制力。

这个标准的出台,是当时国家开始提升整个轻型车油耗的管理,工信部自2008年起启动了一系列专项课题研究,并在2011年出台了第三阶段乘用车油耗标准。

较前两期乘用车油耗标准的严格幅度,第三阶段标准不仅加严了目标值,而且引入了新的企业平均达标机制,在这一机制中各类车型的销售量直接参与企业达标值的计算,因此消费者是否对低油耗的车买账,会对企业达标起到关键作用。

监管机构构思了一揽子政策包括油耗标准、财税政策和油耗标识,从强制、市场和消费者认同三方面共同推进油耗管理。因此工信部制定了油耗标准之后,就着手推标识,并开展鼓励车辆节油的财税政策的研究。

无法落实的强制标准

标识标准定于2009年7月实施。虽然是国家强制标准,但迟迟得不到真正落实。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

一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标识虽然归工信部管理,但是工信部主要职责是:测试并认证车辆油耗水平,规定标识上必须显示的内容和格式,然后要求企业按照认证的油耗水平和规定的格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