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张维迎现场火爆PK 产业政策该不该存在?

当下的中国,诸多经济领域的改革都涉及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之争,林张对于产业政策的公开辩论,也因此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冯禹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林毅夫(左)与张维迎(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图)

2016年11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校园里,到处都能听到师生们在谈论美国大选。但在北大国发院所在的朗润园里,大量师生正排队进场,在这个曾经的晚清内阁军机会议处围观两位经济学家的辩论会。

当天下午两点,第72次“朗润·格政”产业政策思辨会在朗润园万众楼二楼举行。这次思辨会的两位主角都是北大国发院教授——国发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和国发院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维迎。

过去二十多年,这两位北大国发院的创始人一直就国企改革、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话题,在纸面或会议上多次展开辩论,谁也没能说服谁(参见本报2014年5月9日《林毅夫:“既要有效市场,又要有为政府”》一文,以及2016年9月25日《张维迎谈与林毅夫二十年之争:“很多争论要若干年后才能见分晓”》一文)。

今年以来,林张二人围绕产业政策的存废再次爆发论战。林毅夫认为,产业政策不可或缺,后发国家要靠产业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张维迎则呼吁废除所有的产业政策。这场辩论引起了经济学家吴敬琏等著名学者的广泛关注。

林毅夫曾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学者间的辩论应该面对面进行,通过媒体“隔空喊话”不可取。这或许是本次“产业政策思辨会”得以举行的原因之一。

当下的中国,诸多经济领域的改革都涉及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之争,林张对于产业政策的公开辩论,也因此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以下是林毅夫和张维迎在这次思辨会上的部分对话实录,系南方周末记者现场摘录整理,未经林张二人审定。

林毅夫:产业政策就像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政府的产业政策能帮助解决软硬基础设施,解决先行者的激励补偿,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变成有竞争力的产业。

政府为什么要选择特定产业来支持?这实际上就像是毛泽东说的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太多了,因为资源不够多,只能是像邓小平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产业先发展起来。

很多经济学家反对产业政策,我去世界银行当首席经济学家,开始研究产业政策的时候,一千多个经济学家都反对,理由是二战后很多使用了产业政策的国家,效果很差,包括日本,很多产业政策是不成功的。

但我没有看到不用产业政策就能实现超赶的,除了石油输出国。也没有看到不用产业政策就能保持发达经济体地位的。不能因为产业政策大部分失败,就不要产业政策,那样做是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我们能做的是提高成功的概率,减少失败的概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必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家,他可能成功可能失败。失败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