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多多,障碍重重私人诊所迎来春天?

“一旦医生开始流动,医疗服务市场一定会被盘活。”

责任编辑:吕明合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张安彤 万晓华

安徽合肥市蜀山区的一家牙科诊所为幼儿开展义诊。过去,医生可个人执业的诊所,大多是牙医或中医诊所。(东方IC/图)

“单位人”的身份,是医生开办诊所、多点执业的最大阻碍。

“一旦医生开始流动,医疗服务市场一定会被盘活。”

“政策像是开了一道缝,至于缝隙能否变大,真的不好说。”

2015年1月,在美国学习、工作了20年的李健华,在上海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他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打造国内“诊所界的星巴克”。

李健华所在的美国佰健势医疗集团,在美国已经建立了上千家的连锁诊所。在他看来,国内的诊所布局散乱、设备陈旧,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也不高,标准化、现代化的连锁诊所更是凤毛麟角。按照最初的构想,国内首家“邻家诊所”将落户某直辖市。

可申办诊所时,无数的条条框框却让李健华傻眼了。除了诊所的面积、地点,对于申办者的限制也颇为严苛。按照1994年原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机构在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国内有200万在职医生,不允许他们开诊所,分级诊疗怎么做?”

不过最近,李健华发现,二十年未曾改动的政策有了松绑的迹象。2016年11月1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的两份修改征求意见稿。前者放开了医生跨区域多点执业注册,后者删除了现有规定中,“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这一条款。——按照“法无限制即可为”的理解,取消限制意味着,上述所有医生今后均可申办个人诊所。

在职医生可自由执业、可开办诊所,未来的想象空间之大,震动了整个医疗圈。

“医师将迎来自由执业的春天!”面对解放医生的利好政策,知名医疗律师刘晔欣喜地判断。一旦征求意见稿获得通过,公立医院可能出现医生辞职潮,而私立医院将迎来大发展。相应地,“大街小巷将遍布各种个体诊所,有全科的,也有心内科、神经内科等专科诊所……再也不只是牙医或中医诊所了。”

不过,面对国家卫计委放出的重磅消息,李健华却不乐观。他提醒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国家只是取消了原有的限制,这和允许开诊所是两码事。”

“政策像是开了一道缝,至于缝隙能否变大,真的不好说。”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宋冬雷的观点,也代表了大部分业界人士的看法。政策细则尚未出台,配套政策依旧缺位,谨慎观望仍是主流态度。

一波三折的政策

允许在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