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地震中的灾害预报与灾害管理

世界上没有100%准确预报地震的先例,但是世界上有无数采取了得力措施而减小灾害损失,或措施得力使公众生活能快速回复正常的先例。

责任编辑:陈敏 戴志勇

预警只是一个前提,因为避险是有成本的,只有合理的避险才能将全面的损失减到最低。
   
如国歌所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时,我们民众会万众一心地去渡过难关。如今人口密集的四川暴发特大地震,也让全国民众凝聚一心,集中救助在地震中受灾的兄弟姐妹们。
   
然而天灾带来的损失背后,总有人的影子。最终检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总是需要从天灾与人的行为同时入手,这也要从灾害预报与灾害管理开始。
   
灾害预报,是一个科学家的工作。而政府的灾害管理水平作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评价政府工作与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是自然灾害的灾害管理,属于政府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能仅仅是临时性的应急任务。对于现代社会而言,灾害管理也明显是精巧、细致而繁杂的。
   
灾害管理可分成灾前的减灾、准备,灾时的应变(或紧急应变)以及灾后的复原四阶段。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同时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人口密集,高楼林立,加上近年来天气灾害的数量和破坏力都在增加,因此,对于自然灾害稍有不慎,其财产损失将是无比巨大,尤其是人身伤亡是无法挽回的,将造成多个家庭无法挽回的悲痛。
   
但是自然灾害又有一个特点,它如同人的思维一样捉摸不定,很难寻找到一般性的规律,从而对其进行控制。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本身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从来只有灾害发生几率的问题,而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全预报。
   
然而,对于灾害进行预报,是需要一些先决条件的,这些先决条件不足以判断灾害发生的确切可能、确切时间和确切地点,但是灾害预报依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提供灾害预警,使政府和公众在了解可能的危险之后,根据实时的进展,安排可能的对策。灾害预警,正是灾害管理中的一环。
   
预警只是一个前提,因为避险是有成本的,只有合理的避险才能将全面的损失减到最低。任何政府既不能有点风吹草动就开始全民动员,但也不能在征兆明显之际依然呼呼大睡。倘若灾害发生前,民众有足够的地震避险知识和训练,对潜在发生地震地区建筑物进行加固,可能地震前引导合理避灾的行为,首先就从根源上减少了损失,然后也能在事后最快速地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紧急救援,如1975年辽宁省海城大地震,就是成功的一例。
   
而地震的灾害管理中,尤其是在建筑物框架不牢固的地区,存在一个“黄金24小时”,即严重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第一天,是震后扒救埋压在建筑物废墟中的灾民救活率最高的时间段。这也要求在灾害发生后,政府部门是否能够高效及时反馈灾情信息,统合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单位的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应对危机。同时,面对地震中多部门的协调,又需要界定不同政府机构在灾害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理顺各方关系,不仅便于分配和执行任务,也便于问责。
   
紧急救灾过后,又面临着灾后的复原,使灾民的生活能够尽快恢复到原状,工作更为庞大、更为细致。此时,虽然不如灾害突发时的匆忙,但是工作的细致程度则决定了灾民们生活能最终恢复到正常的程度。
   
除了四条大线条外,灾害管理还有政府部门如何借助社会力量灵活采集灾害事件中的零散信息,完善救灾工作,使灾害管理尽善尽美的问题。
   
灾害管理,其根源就是人的问题,做得不好,就需要有人承担责任。
   
在遭遇特大地震之后,对于科学家的部门冷嘲热讽、百般咒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自然科学家们无法对社会问题负责。
   
世界上没有100%准确预报地震的先例,但是世界上有无数采取了得力措施而减小灾害损失,或措施得力使公众生活能快速回复正常的先例,同时世界上也有无数因为反应迟钝、举止不当,而使得灾害带来的损失惊人的先例。政府在灾害管理四个环节中的治理能力,才是缩小灾害带来损失的关键。
   
由此看来,地震对我们政府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作者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网络编辑: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