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变得越来越正常

“有触动的作品不是太多,具有创造性的事件少了,不仅中国,西方也一样。”

责任编辑:李宏宇 朱晓佳 实习生 陈佳敏

杨宏伟的《像素分析》在木材上进行了探索。他的像素一块块不同灰度,可以不断拼出各种图像,相当于一个可以不断使用的基因库。(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2月2日《南方周末》)

★ 年度当代艺术:空缺

★ 年度当代艺术提名:刘野《洛丽塔》 牟森及其团队《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 杨宏伟《像素分析》

●主持 南方周末记者 王寅

●嘉宾 徐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高士明(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朱朱(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2016年,从国外引进的各大艺术展览纷至沓来,吸引了不少眼球,各种艺术博览会也日益增多。热闹之余,原创艺术与大众的联系依然不温不火,显得较为平静和沉寂。

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请三位业内人士回顾过去一年的原创艺术。他们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徐冰、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和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朱朱。他们的结论是:“有触动的作品不是太多,具有创造性的事件少了,不仅中国,西方也一样。”

徐冰:现实比当代艺术更有提示性

2016年有一点触动的作品并不是太多。当代艺术真的承担不了丰富多变的社会现场,现实折合成艺术之后,就变得无趣了。

不管多当代、多前沿的艺术,都必须进入美术馆,被陈旧的古典系统承认,当代艺术的位置十分尴尬。当代艺术的体系就是一个陈旧的体系。这是很荒谬的。这就形成一个悖论。艺术是什么?越来越不清楚,这个世界也是一样,越来越不清楚。

人们习惯了把艺术当做值得崇敬的东西,非常敬仰地去美术馆看展览,其实其中有很多是烂东西。艺术慢慢被稀释到社会中去了,而现实比当代艺术更有提示性。

艺术家必须要懂得艺术本身和社会现场之间的相互转换,要懂得吸纳社会现场的能量,转换到艺术思维和动力上,不是折腾艺术流派和风格。艺术根本的问题,是工作室手里的活和社会现场关系能力的问题,是如何判断艺术态度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西方也一样。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的两个学生杨宏伟和耿雪的作品。

也许因为杨宏伟父亲就是木匠,他对木头性能的控制特别有感觉。杨宏伟是当今最优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