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文学:向什么告别,前往什么地方

对现实的温顺适应和作家自身的软弱,使小说只剩下了大堆故事,成了电视连续剧脚本的一种稍微文学化表达,很少有让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责任编辑:李宏宇 朱晓佳实习生 陈佳敏

(本文首发于2017年2月2日《南方周末》)

卢一萍认为,中生代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很容易将其从众声喧哗中分辨,现在作家常常只有一个腔调。图为贾平凹(左)与王安忆。(视觉中国/图)

2016年度汉语小说盘点

对现实的温顺适应和作家自身的软弱,使小说只剩下了大堆故事,成了电视连续剧脚本的一种稍微文学化表达,很少有让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主持 南方周末记者 朱又可

●嘉宾 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

卢一萍(作家)

顾文豪(书评人)

 

2016年中国的小说如何盘点,与往常一样是个难题。专业的评论家和文学教授大都会婉谢这件差事,推辞谈论年度阅读印象;作家们更有理由:忙于自己的写作而无暇他顾。出版的作品太多,谁都看不过来,好像没有人有义务去看过来,于是文学批评消失了。

面对阅读活动、经验的分散,也只好将计就计,找来三代人“各说各话”:六零后的批评家李敬泽、七零后的小说家兼编辑卢一萍、八零后的批评家顾文豪。他们又分别居住在北京、上海和成都。

“老新人”是个亮点:李敬泽关注到突然出现的老新人吴亮、王承志、冯良等,顾文豪则不忽视香港“老新人”马家辉。卢一萍主要阅读和关注已是各文学刊物主力的七零后作家群体,他们也是老面孔的“新人”——长期得益于中短篇的发表混个面熟,也被刊物牵着鼻子,一两年来突然在长篇小说上发力了。但作为作家和文学刊物编辑他又有一层忧虑和深思——当下小说有故事,没人物。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意见纷呈

受访者:李敬泽

很多人认为2016年是长篇小说的大年,当然,是否大年或者怎么衡量大年,都是可以斟酌的。确实2016年的长篇很活跃,各个年龄段、四面八方的作家都推出了比较重要和比较引人注目的作品。2016年各种排行榜特别多,我收集起来看了一遍,眼花缭乱,而且私下问了一些朋友的看法,那比排行榜或图书榜更为分散。

每个人的看法都会受限于他的阅读范围或趣味,但我的直觉是,我们对哪些是一个年头重要的、值得肯定的作品,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意见纷呈。

一些大家熟悉的作家推出了新作,比如张炜的《独药师》、王安忆的《匿名》、格非的《望春风》、方方的《软埋》、贾平凹的《极花》,都引起了关注。除此之外,我个人比较注意那些年终算账时提得不是太多但值得仔细掂量的作品。比如2016年上海出了两个“老新人”,一个是吴亮,资深批评家,写了一部《朝霞》。另一个是王承志,他写了一个长篇叫《同和里》,据说他年纪也不小,五十多岁了,但以前大家不熟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le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