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时,带一本非专业书籍上路

随着出版业的日益发达,每年都有大量的书问世,无论如何用功读书,总觉得自己读的书少。

责任编辑:蔡军剑

2017年1月16,一位乘客在晋中榆次开往沁县大平的8171次列车上看书。(新华社记者 詹彦/图)

随着出版业的日益发达,每年都有大量的书问世,无论如何用功读书,总觉得自己读的书少。同时,由于自己收入的提高,与读大学时相较,觉得书已不再是奢侈品,买书时基本不考虑书的价格,更多时候是凭个人喜好,结果,买的书总比读的书多,许多闲置在书架上的书,总盯得我羞愧无比。特别微信时代到来后,许多人翻看朋友圈打发闲暇,成了“低头一族”,读书时间更少了。当下,在知识圈子里,有一奇怪现象,“写书人多,出书人多,读书人少”。我总觉得自己读书少,至今不敢动笔著书,偶尔写点小文讨生活。不管怎么说,多年受的教育,使我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清晨夜深之时(多半是年少时期早读和晚自习习惯的延续),我总想读点书。出差时,我包里总会带一本非专业书籍,大多是人文类图书,有时会给旅途带来意想不到的愉悦。这里,我把自己在2016年里读的一些书与大家做一个分享。

2016年里,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邵武四十年》。我关注这本书,进而阅读这本书,要得益于我在福建省委党校的同事林星老师。因为她,我得到了我二伯父和祖父的珍贵的历史档案,因为想进一步了解祖父生活时期的邵武(福建南平下辖县级市),我发现了先贤福益华,发现了《邵武四十年》这本书,该书为小爱德华·布里斯(福益华之子)所著。爱德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