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提出地的脱贫之路 习近平来了十八洞村后

习近平要求十八洞村开展扶贫工作时,“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十八洞村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其脱贫之路还要“可复制,可推广”。

责任编辑:刘斌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十八洞村民石爬专家不仅脱了贫,还看上了电视。(南方周末记者 谭畅/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7月20日《南方周末》)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报特别推出“中国叙事”系列报道,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本期聚焦“精准扶贫”,敬请垂注。

习近平要求十八洞村开展扶贫工作时,“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十八洞村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其脱贫之路还要“可复制,可推广”。

为了让更多贫困户短期内实现脱贫,扶贫工作队鼓励每家每户发展特色产业,有人养蜂,有人种豆角,有人开发苗绣旅游商品。龙秀林还琢磨出一个“113”工程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给全村每一户发了10棵冬桃树苗、10棵黄桃树苗、300尾稻花鱼。

“总书记来过,这是我们的优势,确实不可复制。但是,但凡有人类长期居住的地方,一定有它的特色,关键是有没有意识到,怎么去挖掘。”

201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思路,也给这个当年人均纯收入仅1688元的贫困村出了一道题。

习近平要求十八洞村开展扶贫工作时,“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十八洞村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其脱贫之路还要“可复制,可推广”。

“总书记视察过的地方,还能脱不了贫吗?”当时的十八洞村支书助理龚海华正外出考试,听闻习近平视察的消息心头一喜,等了解清楚总书记的具体要求,他的内心变得又喜又忧。

总书记走后,县里派下一支精准扶贫工作队,与十八洞村村民共同探索脱贫致富路。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313元。2017年2月,湖南省扶贫办宣布十八洞村成功脱贫摘帽,是湖南省内第一批。

脱贫摘帽后,扶贫工作队没有撤离,他们还要继续留在十八洞村巩固扶贫成果。各路人马慕名而来,有来学习精准扶贫经验的,也有来打探国家给了十八洞村哪些优惠政策的。

“总书记来过,这是十八洞村的一张名片,但我们没有因此多得一项政策、一分钱。”2017年7月7日,扶贫工作队队长吴式文坐在村口,望着对面依山而建的苗寨下竖起高高的“精准扶贫”红色标牌,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我们有底气说,十八洞村的路子可复制,可推广。”

“怎么来了个宣传部长?”

龚海华刚到十八洞村是2011年。那年他大学毕业,回到湘西老家报考大学生村官,被分配到十八洞村给年近退休的老支书担任助理。

十八洞村那时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村民用水用电都成问题。全村225户,939人,人均才0.8亩耕地,种点玉米仅够自给自足,种点烟叶也不成气候。两百多人外出打工,寄回村的钱几乎是唯一的收入来源。山高路远,交通闭塞,留守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龚海华发现,他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中带着宿命感:“就是这样了,还能怎么样呢?”

作为国家级贫困村,十八洞村当时也有对口扶贫单位。“两年大概来了五百万资金,主要用在修路、通水通电上,改善了一下基础设施。”龚海华后来经常回想,要不是修了条“一车道”的土路,总书记来视察都进不了十八洞村。

不过,那时的扶贫方式较粗放,更像“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