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祖査继佐在明史案中的作用

如果查继佐不去主动撇清关系,一旦明史案发,自己死定了不说,也必然殃及家人,一生心血之作《罪惟录》也会胎死腹中。

责任编辑:陈斌

(图文无关)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最重要的一项基础陈列展――《古代中国》。(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7月20日《南方周末》)

如果查继佐不去主动撇清关系,一旦明史案发,自己死定了不说,也必然殃及家人,一生心血之作《罪惟录》也会胎死腹中。

康熙初年的“明史案”是清代一起大狱,也是历代影响最大的案件之一。当代许多人是从金庸小说《鹿鼎记》以及改编的影视作品中了解这桩惊天惨案的。金庸的故事讲得很引人入胜。可惜真实历史中并没有庄家妇孺被武林高手救出,最后还杀掉吴之荣报仇的解气情节,而是非对错也远比小说中更复杂纠结。特别是金庸的先祖査继佐(伊璜)在此案中的作用就和小说中所写完全不同。

顺治年间,湖州南浔的富户庄廷鑨编了一部明史,因为文字违禁而被人告发,清廷下令严办,最终七十多人被诛杀,数千人受株连。在金庸小说和一些简化版本中,告发者就是吴之荣一个恶人;而该书的修阅者査继佐因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