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之困】回家,再回家

几乎每个人都曾自行回家。山不是障碍,余震不是障碍,滑坡和疫病都不是障碍——为了亲人,为了庄稼,为了几无剩余的财产。

责任编辑:张捷,实习生王霞

震后15天,北川灾民的生活路线图是这样的——从废墟中爬出,涌向市区的体育馆。当体育馆不堪重负,他们踏上返乡的路,来到设在各个主要乡镇的集中安置点,开始新的帐篷生活,等待着建设中的活动板房。

其间,几乎每个人都曾自行回家。山不是障碍,余震不是障碍,滑坡和疫病都不是障碍——为了亲人,为了庄稼,为了几无剩余的财产。

残酷的灾难过去了半月,未来生活的压力已经横在面前。


5月25日下午的震动袭来时,35岁的彭中银坐在一卷铺盖上,面不改色。“余震。”他说。

震动持续的几十秒钟之内,这片帐篷里没有女人的惊叫,没有杂沓的奔走。后来人们知道:这次6.4级的明显余震,又带走了8条生命。

彭中银身处的位置,是北川县擂鼓镇上的一块平坝。他刚刚离开绵阳九洲体育馆,开始新的帐篷生活。帐篷生活将持续多久?他不知道。

擂鼓镇,这个北川县内数一数二的大镇甸,正在成为灾民的新家。5月24日,它迎来了2000余人,5月25日增长到4000余人,到26日晚19∶00左右,最新的数字是5400人。

什么都拦不住回家的人
5月25日,在回乡的愿望和政府的鼓动下,彭中银带着妻子、女儿,离开了九洲体育馆,每人花11元钱坐中巴车回到擂鼓镇。

而徐在文一家的交通工具是农用三轮。这部已近变形的车子,在把老母亲从体育馆接回,把妻子、女儿从安县二姐家接回后,存油已濒临耗尽。现在这部车子停在他们的帐篷边上,徐在文用绿色的篷布,小心地将它盖好。

地震夺去邓家乡二十几条生命,大部分乡民成为灾民。5月12日之后的生活,由前后两段组成——体育馆,和擂鼓镇。其间,是不间断的回家。

呆在体育馆的日子,在政府鼓励灾民返乡之前,几乎每一个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