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驼铃】挑战“地狱之门”

历经十年,曾经的“地狱之门”正变身“幸福之地”。

责任编辑:曹海东

火焰的“嘶啦”声,地下水在坑内沸腾声,似乎要摇醒即将沉睡的大地。在天然气大国土库曼斯坦,这样的“地狱之门”景象非常震撼。(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8月24日《南方周末》)

尽管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四,但高温、高压、高含硫的复杂地质,沙漠高温干旱的恶劣气候,不成熟的开采技术,给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勘探开发带来了极大困难。

历经十年,曾经的“地狱之门”正变身“幸福之地”。当中土双方能源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之时,“友谊之门”开始不断进出两国人民的身影。

沙漠再现“地狱之门”

越野车驰骋在一望无际的卡拉库姆沙漠,刚好与即将西沉的太阳相遇。追着又红又大的太阳一路狂奔,直至慢慢坠下地平线,大片火烧云散去,大地瞬时暗下来。

突然,一个火球出现在黑暗沙漠深处,像刚在地平线上停留的太阳。黄色火焰从巨型火坑喷薄而出,高达近10米。火焰的“嘶啦”声,地下水在坑内沸腾声,似乎要摇醒即将沉睡的大地。

“这是土库曼斯坦自己打的气井(Pir-5井),当时井口出现事故,发生天然气泄漏,2009年4月19日,打雷闪电就把下面的(天然)气给引燃了。”阿姆河天然气公司总经理助理雷惠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土库曼斯坦于1996年开钻Pir-5井,1999年试气后封井,2006年发现套管损坏,管内溢出大量水和天然气,土国采取措施未果导致井下有气体喷出。到了2009年,一场雷电直接点燃了Pir-5井,至此一直燃烧从未熄灭。

据估算,2009年至今,Pir-5井大概烧了12亿立方米天然气。站在Pir-5井警戒围栏外,热浪毫无缝隙地将人裹住,恨不得将每一根毛发烤焦。

据《圣经》记载,地狱是一个火烧不灭,烧着硫磺与火的火湖。因此,Pir-5井被戏称为土库曼斯坦的第二个“地狱之门”。

1971年,土库曼斯坦的卡拉库姆沙漠中部出现第一个“地狱之门&r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