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琉璃色

记忆中的那抹琉璃色,无关伤感,只为留恋。偶一凝睇,璀璨的琉璃光中,依稀闪过药师佛宝相庄严而又布满慈悲的笑靥。

责任编辑:吴悠

2011年10月15日,台湾名品博览会展出的琉璃工艺品(视觉中国/图)

在科学昌明到用人体骨灰合成钻石的今天,古典的琉璃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论宝贵,它不如碧玉;论稀罕,逊于钻石;论保值,难比金银,唯一让它胜出的是它那璀璨夺目、流光溢彩的华美。惜乎由于失去了价值的依托,此等华美竟成了十月小阳春时梨树枝头的那朵谎花,徒有春消息,却无秋果实,人们只能在琉璃略显尴尬的今世中回望它绚烂的前尘。

缘起:从西周到西域,莫衷一是

据考证,中国的琉璃萌芽于商代,西周时开始烧制。《穆天子传》载,“周穆王登采石之山,命民采石铸以为器”,此“器”乃琉璃。古称为璆琳、璢璃、璧流离、药玉、水精、罐子玉等,乃现代玻璃的前生。

而关于琉璃的起源,众说纷谈,莫衷一是。有一种说法是在西周时,在冶炼青铜器的烟火蒸腾中,工匠们在刚出炉的青铜器边上发现了半透明的鲜艳物质,便有意摸索制造此物的方法,并通过加工提炼,制造出了琉璃这一冶铜的副产品。由于对琉璃原材料的构成和烧成条件缺乏清晰的认知,当时的琉璃稀少而珍贵,比玉器更受皇室和贵族的尊宠。从陕西等西周墓出土的实物来看,西周时已有蓝、白、绿、紫四色琉璃珠、琉璃管和琉璃贝,虽工艺粗糙,缺乏后世琉璃的璀璨之美,但从中仍可洞见先人的智慧。

而在距今5000余年的古埃及墓中,考古学家也发现了大量类似玻璃的材质,西方考古界称之为费昂斯。经鉴定,发现这些费昂斯的材质与中国新疆出土的琉璃成分很接近,有人据此推断,琉璃是经由古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土的。

《魏书·西戎传》则从文字上助力了这一推断:“大月氏国世祖时其国商人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美于西方来者。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

得名:兼刚强与温柔,恰如西子

火里来、水里去的琉璃,交织着刚强与温柔。不仅其本身的来历众说纷纭,就连“琉璃”之名,传说也和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有关。

相传公元前494年,越、吴两国交战,越国战败后被迫向吴国求降,范蠡陪越王勾践到吴国为奴。表面臣服的勾践逐渐赢得了夫差信任,三年后被吴王夫差赦免,和范蠡一起回国。勾践卧薪尝胆,一心要灭吴国。在暗中发展国力的同时,派范蠡、文种遍寻越国娇娃,欲施美人计以乱吴宫。

范蠡在诸暨苎罗村江边初见浣纱的西施时,对她一见倾心,西施也落花有意。范蠡当即送给西施一件灿若云锦的信物:“蠡”。

“蠡”为何物?

原来,范蠡为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