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希望 北京蒲公英中学的成功与孤独

2005年,从美国学成归国时,郑洪已年过五旬。她发愿,要把蒲公英中学打造为一所纯公益性质的打工子弟中学。

责任编辑:吕宗恕 实习生 甘甜甜

正值暑期,蒲公英中学大门口难觅师生身影。(南方周末记者 卫佳铭/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8月10日《南方周末》)

2005年,从美国学成归国时,郑洪已年过五旬。她发愿,要把蒲公英中学打造为一所纯公益性质的打工子弟中学。十二年过去,该中学实现了200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险些破碎的求学梦,成功培养出多名优秀学子——毕业生求学足迹遍布海内外。可郑洪也发现,只有一所蒲公英中学还不够。蒲公英中学的孤独背后,站立着当前中国社会中一支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据最新的流动儿童蓝皮书显示,中国现有流动儿童3581万。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这一数字还处于不断增长之中,但他们随父母在流入地求学,仍面临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2017年6月21日21时,北京拉响了暴雨蓝色预警。南五环边上的大兴区西红门镇寿保庄,白天的喧嚣已经退去,菜农和小贩抓紧盘点着一天的营收,准备熄灯打烊。

团河路边上,由工厂改建的蒲公英中学一楼大教室内灯火通明。“我相信希望/我相信明天/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126名身着校服的少年齐声歌唱,为3天后将到来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加油鼓劲。

23岁的蒲公英校友廖树丽站在学生中间,和着音乐挥动双手。几周前,她刚刚完成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数学系大三的课程。

“特殊时期,回来帮忙吧。”归国的航班上,校长郑洪的叮咛不断在树丽耳畔回响。一下飞机,廖树丽便直奔蒲公英中学。她忘不了12年前跟随父母从河南老家来到北京大兴区打工,小学毕业后几近失学的窘境。

如今,这所曾经改变了廖树丽们命运的打工子弟中学确实面临着一种特殊的处境——目前使用的旧校舍即将于2017年底拆除,可新校舍最后一笔工程款还没有着落。

低矮厂房里立起教学楼

“我们想办这所学校,是给政府分忧解难,拾遗补漏,”回想起自己创办这所学校时的初衷,蒲公英中学校长郑洪如是说。

根据全国妇联2005年的调查,仅在北京,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童的上学缺口人数就多达20万。在郑洪选择创办蒲公英中学时,北京已有两百多所打工子弟学校,然而,这两百多所学校却无一例外是小学。

创办一所非营利性质的公益学校,是郑洪当时的目标。靠着老朋友的支持、基金会的资助和自己出国留学多年来涉猎公益领域积累的资源,郑洪很快就筹集到了80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