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要纲举目张

将区域内的优质政治资源配置给灾区民众、有效组织政治过程、适时适当地进行灾后决策、高效精干地组织灾后安顿、重整灾后社会秩序,是地方政治重建的关键。

责任编辑:戴志勇

将区域内的优质政治资源配置给灾区民众、有效组织政治过程、适时适当地进行灾后决策、高效精干地组织灾后安顿、重整灾后社会秩序,是地方政治重建的关键。

汶川地震已经从救灾进入重建的关键时刻。按照世界范围内大灾后重建的基本经验,汶川地震震及范围十万平方公里的重建工作,将是一项极为复杂、需要系统筹划的工作:受灾地区如此广泛,行政协调问题显得突出;灾后无家可归的灾民众多,数百万计的灾民需要综合安顿;余震还是重建的现实威胁,重建选址还是一个未定之数;重建遭遇到震后秩序供给不足、公共秩序形势严峻的问题;震后灾民恢复正常生活的要求强烈但供给短缺。

政治重建具有决定性
政治重建关系到党政权威的重新树立、政企关系的重新理顺、政府与社会信任关系的重新建立。汶川震区的重建,首先需要党政领导机构和领导人率先重塑受灾民众对国家的信心。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前往灾区视察,推动赈灾和重建工作的开展,是国家层面上政治资源的优先供给,是灾区政治秩序重建的高端保障。

同时,地方党政机构尤其是灾区党政机构及其领导人如何将区域内的优质政治资源配置给灾民、有效组织政治过程、适时适当地进行灾后决策、高效精干地组织灾后安顿、提振灾区重建士气、重整灾后社会秩序,是地方党政机构政治重建最为关键的几个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政治重建的状态对整个重建的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因为它是其他形式的重建得以启动和有效推进的前提与保障。

经济重建要考虑阶段需求
在经济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