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铤而走险,没本事才做成这样” 《稻禾》的故事

在池上,林怀民最感动的不仅有自然之美,还有大自然和人的合作。

责任编辑:邢人俨

林怀民最感动的不仅有自然之美,还有大自然和人的合作。(云门舞集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0月26日《南方周末》)

2017年10月19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稻禾》演出一百场。

一位舞者提着藤棍缓缓走过舞台,藤棍在他手中轻轻摇摆着,好像有风在吹。一个接一个奔跑而出的舞者,顿足、吼叫,用身体和呼吸唤醒大地,耕种开始了……《稻禾》分《泥土》《风》《花粉Ⅰ》《花粉Ⅱ》《日光》《谷实》《火》《水》8个段落,表现的是一整年的耕作轮回,也隐喻人生从生到死的过程。

《稻禾》的配乐不仅有《新民庄调》《大门声》《苦力娘》和《摇儿歌》等4首客家山歌,有鼓的音乐,也有卡拉斯的歌声。“我常常铤而走险,没本事才做成这样。比如《水月》是巴赫的曲子,这在洋人里,是神一样的音乐,我一不小心用了,演了这么多年。我们面对的不是音乐本身,是音乐的感觉。我希望观众觉得不违和。”林怀民如是说。

谢幕时,演员们照例请出了云门创始人林怀民。七十岁的林怀民拄着拐杖走上舞台,向观众鞠躬致谢。今年早些时候的一场车祸,导致林怀民右腿粉碎性骨折,他现在已经可以缓缓步行,但是为了避免在台上摔倒,林怀民还是小心翼翼地带上了拐杖。南方周末记者去后台看望林怀民,他说腿恢复得很好,但是变天的时候,受伤的腿还是会很难受。他的拥抱比以往更热烈持久:我还没死。

《稻禾》的创意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Golradi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