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科学家的“网红”时代:做技术领航者还是品牌代言人?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企业动辄成立研究院、实验室,科学家受资本热捧,企业高调引进的首席科学家在公司扮演什么角色?首席科学家备受媒体关注而成为“网红”,既可以使公司更具品牌价值更受资本市场认可,也可以帮助企业确立正确的技术研究方向,实现技术与产业的最佳融合。

首席科学家成为网红的时代已经来了。

一位从硅谷回京两年的企业首席科学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某大互联网公司在制造网红科学家方面,讲故事的水平高,让科学家和企业达到了双赢。

2016年以来,技术大咖加盟中国公司任首席科学家的公告越来越多。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企业动辄成立研究院、实验室,科学家受资本热捧,企业高调引进的首席科学家在公司扮演什么角色?

除了大公司高调宣传其首席科学家简历,各类初创公司也动作频频,对首席科学家不惜重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招聘信息发现,首席科学家的年薪多在百万元以上,不仅招聘不同科技行业的首席科学家,高校的专家学者也成为猎头追逐的对象。

上述互联网公司首席科学家透露,首席科学家不仅要在技术上把关,还发挥着重要的门面功能,在科技公司的宣传、融资和“讲故事”方面发挥作用。在人才稀缺的市场,首席科学家也是流动性较大的群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这位首席科学家时,他正好接到大互联网公司猎头的电话。

为什么引进首席科学家

10月中旬,京东金融发布消息,前亚马逊首席科学家薄列峰加入京东金融,领导 AI 实验室。同期,在阿里的云栖大会上,参加演讲的阿里巴巴iDST首席科学家任小枫、阿里云量子技术首席科学家施尧耘博士等,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首席科学家职位起源于国外公司,一般是在行业内有着辉煌成就的人物,对于行业的高端人才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百度金融首席数据科学家丁磊博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对企业首席科学家的理解是,必须为所服务企业和所在行业树立标杆,通过技术的创新产生商业价值。

丁磊以其从事的大数据和AI领域为例,在具体工作中,首席科学家的工作范围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他们既需要影响企业的最高决策层,增进其对数据和算法价值的认知,得到高层的认可和支持,也需要和产品、技术、运营等团队产生交集,鼎力合作,推动数据和算法价值的落地以及持续生产。

Talking data公司的首席金融学家鲍忠铁教授认为,国内技术创新公司会选择找一个国内外有名有成就的科学家,为公司确定正确的技术研究方向,把握团队的前进思路,对于一个技术型公司来说,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岗位。

在9月的AICC人工智能峰会上,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冯俊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于首席科学家的定位每个公司可能都不一样,首席科学家其实是一个技术岗位,而CTO应该是个管理岗位,两者有很多不同。CTO也会负责技术的方向和很多研发项目,但也涉及运营当中公司面临的诸多问题。

首席科学家有何性价比

首席科学家对公司会产生哪些作用,性价比如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家科技公司,结果反馈不一。

目前,中国最知名的首席科学家应该是百度前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在他离职半年后,关于他的新闻还经常见诸各大科技自媒体头条。

从舆论来看,首席科学家的水平和知名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对技术的重视程度;而对企业来说,高薪聘请“高大上”的首席科学家,未必不是一件“有性价比”的事情。

鲍忠铁教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般首席科学家的直接汇报对象是CEO。对于大公司而言,更偏向于有工作经验的首席科学家,能够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在业界也有着足够重的话语权。

另一家数据公司首席科学家透露,因工作经验的差别,一般来说相对于高校的学者,从其他企业跳槽的首席科学家薪酬要求更高。

2015年底,丁磊从硅谷的PayPal回国,到一家金融大数据公司做CTO,现在就职于百度。在他看来,大数据、AI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最佳的背景是既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又能深刻理解企业业务,并将数据和算法用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首席科学家需要具有很强的项目和人员管理能力,必须要协调好各方面的诉求。另外,既要能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快速的实现价值,又能够为企业数据战略的发展指引方向,通过数据的积累和算法的迭代占据行业的制高点。

对于首席科学家的流动性较强的特点,有企业人士分析,公司每个阶段技术研发的方向不同,都可能导致首席科学家的离职。比如数据公司需要首席数据科学家,但当公司不再开拓数据方面业务的时候,可能就会聘请其他业务人士,从而造成离职现象,这也是个很正常的现象。

科学家的黄金时代来临

不少受访的科学家提到,目前对一些企业来说,首席科学家都使得公司更具品牌价值而颇受资本市场认可,一位首席科学家甚至笑称自己是公司的“吉祥物”。

一位不愿具名的大数据公司首席科学家称,对于刚刚起步的微小型科技公司,高薪聘请知名首席科学家有利于融资,让小微公司短时间在行业内提高知名度。

但相较于创业公司,互联网巨头有更好的条件和耐心,让这些首席科学家可以用更长的探索周期来实现技术与产业的结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招聘网站信息发现,关于首席科学家的招聘,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互联网行业需求最大,特别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的科技公司。

在招聘要求方面,首先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能敏捷的发现产品问题,透彻的分析问题,并对解决方案可行性有初步判断的能力。其次,要求资源协调能力突出,善于跨团队协作。当然,也要求毕业于名校,在相关领域国际会议或者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国际比赛获过奖,而且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首席科学家的薪酬都在100万元以上。

不管是高校背景的首席科学家,还是大科技公司的技术负责人,都在中国市场受到追捧。尽管有炒作追捧“网红科学家”的现象存在,但更多人认为这是资本重视科学家和重视科技创新的黄金时代。

对于企业来说,研发工作越来越受重视。10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成立达摩院,未来3年内将投入超1000亿元人民币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去企业不仅能拿到远高于高校机构的薪酬,还有一线的产业数据可以支持其研究工作。

从国家层面看,2016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57万亿元,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近两年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发文,允许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适度兼职兼薪,更推动了科研人员到企业中去的积极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网络编辑:周凡妮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