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一个楼市危机样本

“现在丽水房地产的未来握在丽水老百姓手中,他们持币观望不买房,就是丽水房地产最大的问题。”张康说。但是,更大的问题是房地产企业严重紧张的资金链。

责任编辑:夏英

在不断收紧的房地产信贷政策以及越来越不利的房市大势下,主要依赖民间融资的浙江丽水房地产商陷入了民间资金抽逃、资金链濒临断裂的危险境地。

眼下的境况,与去年该地每平方米房价过万的盛况,堪称冰火两重天

炎夏将至,浙江丽水市的房市却透出丝丝寒意。

4月23日,丽水政府拍卖四幅共140亩土地,竟有三幅流拍,这与去年7月间数十家房地产公司抢着拿地形成鲜明对比。惟一成交的酿造厂地块,被当地的正达房地产公司拿下,但每平方米楼板价却仅为7500元,不到去年该地块第一次被拍卖时价格的一半。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地产市场的变冷已经体现在最近几个月节节下滑的房价上。去年年末当地的商品房最高的每平方米卖到一万三四,普遍的也在万元左右,但现在价格已经大大落下来了。

5月开盘的万锦花苑,均价降到了七千多,起价只有六千多。当地的元正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赵伟龙,也将在5月开盘的碧湖镇别墅项目“瓯江花苑”均价定在了七千多元。

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房地产市场的变冷,让他们喜忧参半,甚至是忧多于喜。房价的下降固然可以让他们买到更便宜的房子,但对于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到房地产公司集资中去的丽水百姓来说,房价的下跌,又意味着高利放贷给房地产公司的钱有可能收不回来。

市场上不断传来哪家哪家房地产公司资金吃紧的消息,加重了这种担心。其实,不用看别的,只要看看最近市场上利息不断上扬的情况,就能明白开发商有多需要钱,也有多缺钱。眼下,房地产公司向当地百姓募集资金的价格已经上扬到每月2%利息。

对于这个人口仅在二十多万、经济在浙江省排名最后的山区地级市来说,即将到来的夏天,将因为一年来小城房地产市场的剧变,而显得异常难熬。

房市,高涨的房市

当时间进入2007年时,浙江丽水的百姓发现,当地房市裹胁着2006年的余威,正在以空前的热潮开场。在这个时候,只要是房子,就有人买;甚至房子还没开工,图纸刚出来,房子就会被人预定一空。热销之中,年中时,丽水房价直冲七八千。

在外地人看来,这是非常不可理解的。2007年全市人均GDP还不到1.7万、主城区人口仅仅二十多万的小城,房价何以如此离谱?

政府和当地房地产商并不这么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主城区位于一个四面环山的狭小盆地之中,经过2000年以来的快速城市化,丽水盆地的土地几乎被城区全部覆盖,但城区人口在撤地设市的5年内,却激增了三分之一,并还在继续增长。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在缺地大山中无法发展的丽水人,携亲带友外出经商,已经成为传统。

按照丽水驻京办2004年的调查,仅在北京创业的丽水人就达到了4万人,筹资23.55亿元,仅超市就创办了2400多家,还有服装加工批发企业200多家,以及建材、装潢、贸易以及食用菌等的批发零售。

这都是九牛一毛。在丽水下属的只有48万人口的青田县,从明末就开始外出经商谋生的青田人,至今形成了约22万多青田华侨,主要分布在欧洲。最近几年,仅通过正规渠道,这些华侨每年从境外汇入的外汇,就达到10亿美元。乡土观念浓厚的丽水人和青田华侨,在发财之后衣锦还乡,买房置业成为个人和家族成功的标志。

这为地产商提供了最大的需求。在青田县城,房价至今平均比丽水市区还要高30%以上。2006年后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青田华侨进一步到当地的房价洼地丽水大量买房。“青田华侨在丽水经常是一买就是一个单元房。”与华侨和房地商接触颇多的丽水国土局副局长张康说。在2007年政府的摸排中,建设局发现,2007年上半年,丽水的房子40%卖给了丽水本地人,其余32%是青田华侨,28%是丽水下属各县的人。

经商的传统还给丽水人带来了一个巨额财富增值通道:集资。受近邻温州的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