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台湾的“软实力”

台湾社会早已习惯“公民社会”的运作模式,并透过这种模式来维权

台湾社会早已习惯“公民社会”的运作模式,并透过这种模式来维权

政治摇摆中的公民社会发展

近年以来,台湾除了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阵痛,同时也随着统独争议摆荡,岛内各种难题左支右绌,搞得人心惶惶。外界也一度对台湾社会表示忧心。然而,台湾社会坚韧而经得起考验,证明这完全是人们的多虑。诚然,蒋经国主政时期(1978-1988年)台湾社会进入急剧变革的阶段,到了蒋经国去世以后,李登辉继位,再之后陈水扁执政,台湾社会的各种波折动荡,进入几近野马脱缰的失序期。但我们宁可相信台湾正处于形成“公民社会”的前夜。

以台北为例,一如许多国际发达城市,正处于努力建构“公民社会”的痛苦过程。近年来的台北,一直是台湾政治蓝绿势力竞逐的焦点火线,亦是统独矛盾尖锐对峙的突出点,然而,位处社会纷扰的前沿位置,并未阻碍台北迈向“公民社会”的进程。可以确知的一点是,台北对社区意识的营造,已经较十几年前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外地人来过此地之后,也会深深体会到这种微妙的变化。

依据一般的定义,所谓“公民社会”,它既不凭借以政府为代表的“第一部门”(“公部门”, Public Sector);也不凭借以企业机构为代表的“第二部门”(“私部门”,Private Sector),而是由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或又称为志愿部门(Voluntary Sector)的力量与组织来组成。“公民社会”的特质,主要是在于提升社会的多元利益,并且创造健康的公众生活。台湾类似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的组织,存在已有三十余年历史。

“公民社会”的模式,和之前内地常见的钉子户模式是截然不同的。最牛钉子户之存在,仅着眼于争取自己小我的权利。而“公民社会”,非但不是建构在对社会的反抗之上,而且正是建构在对社会的整体关怀与正面肯定之上,更重要的,“公民社会”的目标,是要确保与促进整体社会的公众利益,并且有利于社会团结之巩固。

1999年,台湾发生百年仅见的“大地震”,经过这一震,台湾各地有不少房屋因之倒塌,同时也震出许多民居大楼原本隐藏不见的危机。我居住的社区原系一处国宅社区。所谓“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