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漂族”难题不可忽视解决水土不服 多方保障要跟上

城市“老漂族”,异乡生活的他们,在缺乏城市归属感的同时,更面临着巨大的“心理空巢”。

 

城市“老漂族”,异乡生活的他们,在缺乏城市归属感的同时,更面临着巨大的“心理空巢”。

今年春节期间,微博上的一条短视频让不少家庭在欢聚之余,多了一份思考。这个视频以白描的手法,讲述了一位山东青岛籍的张阿姨在北京的生活现实:在陌生的城市,每日操持着繁忙的家务,同时也经历着精神世界的孤独。

“张阿姨”的身后站着一个群体,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们,为了支持儿女的事业、照顾第三代孙辈,成为了城市“老漂族”,异乡生活的他们,在缺乏城市归属感的同时,更面临着巨大的“心理空巢”。而这个群体的规模相当庞大,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全国2.47亿流动人口中,流动老人有将近1800万,其中,专程为照顾晚辈而流动的老人比例高达43%。

“老漂族”的出现有两个重要推力。一方面,城镇化与人口流动大背景促使无数年轻人在城市成家立业,父辈老人投奔子女以满足其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在城市中打拼的年轻人无法为照看下一代付出太多时间和精力,老人缘于强烈的传统责任伦理,愿意尽最大努力减轻子辈的生活负担,哪怕自己做出牺牲。鉴于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两个推力还将继续发挥作用,因此有专家预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二孩政策”的实施,“老漂族”群体的规模还会不断扩大。

国人习惯安土重迁,对老年人来说,在异乡生活的不适感只会更加浓重。在陌生城市里的水土不服、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儿孙之间的代际冲突、乡愁的难以排遣以及社会保障的缺乏,都会对“老漂族”构成巨大的困扰。而“老漂族”现象之所以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何处安放老漂族的晚年与幸福”之所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因为“老漂族”并非单个家庭的个例,而是不可忽视的社会人口现象。

就此而论,“老漂族”现象及其背后的一系列问题,既关乎老年民生、民权和民意,实际也关系到社会政策和公共服务的走向。在老龄化社会已是客观现实的背景下,如果“老漂族”养老的问题得到顺利破解,中国应对老龄化无疑会从容得多。

在物质层面,“老漂族”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公共服务与保障覆盖上,反映了基本公共服务欠均等。从制度来看,目前的相关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政策仍具有明显的户籍分割痕迹,平等服务社区内常住人口的政策理念有待进一步落实。近年来,异地就医结算、老人投奔子女可落户等政策在一些地方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面对“老漂族”群体迅速扩大的现实,相关措施尚需进一步推进才可满足需求应该是一个共识。

而在精神层面,由于老年人离开原有的生活环境就意味着必须经历再社会化的过程,从头建立社会关系网络,这对老年人来说往往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因此“无聊”、“孤独”就成了描摹“老漂族”状态最常用的词语。解决这一问题,家庭的作用不言自明,而除此之外,社区的角色也非常重要。最近媒体报道,杭州西湖区文新街道阳光社区于2017年10月挂牌成立的“老漂族”幸福家园工作室,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聊天平台,大家可以就怎么化解家庭矛盾、如何有效开展隔代教育等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此外,工作室还会邀请专业人士来上课,内容包括剪纸、手工制作、工艺美术、茶道、花道、古琴等。杭州的做法是一个创新也能提供一些启示。把居家养老需要与社区服务的供给进行良好的对接,这是老龄化社会中一种主流的养老方式,有鉴于此,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拓展社区服务项目、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便成为了一个亟须面对的问题。

人民日报最近有文章指出,“如何破解‘老漂族’养老难题,不仅考验着‘异地养老’模式的健全与完善,更是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改革的一道时代命题。”而要答好这道命题,显然需要多方的努力和协作。

(来源:南方都市报)

网络编辑:邵小乔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